“爸爸出差不在家,宝宝在家好想他”,这首女儿写给爸爸的诗,看完泪目
2019-05-30 青年

刘凌云女儿写给爸爸的诗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文 受访者/图

“爸爸出差不在家,宝宝在家好想他”,这是一首女儿写给爸爸的诗。为支援祖国各地和海外建设,在上海建设交通领域,很多青年长期不能陪伴在儿女身边,让孩子成为了城市里的“留守儿童”。但在孩子眼中,他们依然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无论身处何方,他们都想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声:“儿童节快乐。”

写给爸爸的“回家诗”

“爸爸,你今天在我们家吃饭吗?”这个问题,是中交上海港湾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修复研究所副所长刘凌云回国时大女儿问他的,那时他已经在国外工作了3年。

2010年,大女儿出生5个月时,刘凌云作为项目经理被派往新加坡大士南船厂降水监测项目。在新加坡,接连3个春节,他都在项目上陪着同样没有回家的同事们过年。那3年,每年他只能回家1次。        

2017年,二女儿刚满4个月,刘凌云又带队去了孟加拉的BSB项目。2019年,他再次背上行囊,远离家人去重庆开拓生态环保新领域。

刘凌云说,一切的努力,只想给孩子做个榜样,爸爸是在为生态环境做贡献。在孟加拉期间,他曾经历突发的极端恶劣天气,为了将海上作业的几十个同事安全带回来,他连续60多小时守候在码头上,不停对外联系,终于把大家都安全接回来,交到了各自家人手上。

刘凌云女儿写给爸爸的诗

“我没亏欠同事们的家人,但对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我是亏欠的。”刘凌云说,所以每次只要回家,他就很少应酬。“只要不出差,肯定是在家陪家人孩子。只要白天不影响工作,我都会陪她们。”刘凌云说。他想将欠女儿的那些时间给补回来。

“爸爸出差不在家,宝宝在家好想他,一天一天过去了,爸爸马上就回家”,这首《爸爸出差了》是大女儿写给“亲爱的爸爸”的诗。妹妹看见了,也做了一首:“爸爸出差不在家,宝宝在家好想他,妈妈妈妈同意吗?爸爸马上就回家。”   

这些诗被刘凌云一直存在了自己的手机里。这个儿童节前夕,他回到了家,可以陪女儿过儿童节了,女儿特高兴,又赋诗一首:“爸爸出差备回家,宝宝在家等等他。一分一秒过去了,爸爸已经回到家!”

李常智在云南怒江扶贫现场。

手机中的老爸

在上海建设交通领域,像刘凌云这样的小故事层出不穷,为了支援各地的建设,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远离孩子。很多孩子眼中的爸爸,都是生活在手机视频里的爸爸。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派出的对口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精准扶贫干部李常智,到云南一待就是3年。去扶贫的时候儿子不到1岁。李常智回家休假的时候,跟儿子玩了没多久,就听到孩子不耐烦地说:“把爸爸关掉、把爸爸关掉!”李常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他回到云南,一次和家人视频通话时,儿子再次不耐烦地想要结束视频,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对爸爸的印象一直是在视频里的形象。

杨恩铎在项目施工现场。

35岁的杨恩铎是三航局交建分公司新能源项目部质量部部长,工作11年,一直坚守在工程行业。大女儿出生时,杨恩铎请了工作以来最长的假,兴奋得夜不能寐,光名字就备选了10多个。出生后,女儿由于黄疸过高进入蓝光恒温箱,他整夜地守着,一直守到女儿出院后,才急忙赶回了工地。对他来说,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打个视频电话看看女儿的成长。

可现在大女儿快5岁了,跟他在一起的时间累计不到半年,最长的那段时间是小女儿冉冉出生时他的陪护时间。

大女儿语语现在都不爱和电话那头的爸爸通话,偶尔拿起电话也只是一句“我挂了,我不喜欢你!”每当此时,杨恩铎都会感到一阵心酸:“我期盼女儿快快长大,能理解爸爸,但又不希望女儿长大,希望自己能再多点时间能参与到女儿的点滴成长中去。”

上海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王小渭,妻子推进产房,他才匆忙从外地赶回来,孩子出生后3天,他又赶到工地上。孩子一周岁生日、三周岁生日他都因在外地出差,没陪上孩子。2周岁生日,王小渭因为在项目上手掌划伤,正好是养伤期间,陪孩子过了第一个生日,给孩子讲了第一个故事,第一次带娃去游乐场玩。这段时间孩子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爸,你陪着我我好开心啊!”孩子稚嫩的话语让他既感到愧疚自责,又觉得无奈。

“我是一个建设工作者,也是一名党员,身处党员示范岗,无法做到工作与家庭两全,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他说。

杨恩铎和两个女儿。

孩子们的上学路

“我失去了一些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但我给更多孩子送去了欢乐。”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村村通项目的项目经理江宁说。

江宁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2016年1月,他率领由50多人组成的管理团队,参加贵州省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黔东南州“十三五”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分布在黔东南州16个县市,涉及面约3000平方公里,共250多个道路项目,全长约2200公里,按照建设类别分为通村水泥路,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县乡道改造工程。

江宁在贵州为当地修路。

江宁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去施工现场时,那里听不到机动车的声音,重重的大山环绕着四周,唯有几个挑着扁担的村民为这里添了点人气。沟壑纵横的路段,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准备返回时,他看到几个嬉戏打闹的小学生,背着书包去往学校,刚下过雨,土路泥泞,他们并没有家长陪同。在这个交通如此不便的地方,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容,让江宁坚定了建设的决心。         

一次去工地,江宁顺路载了一对村民父子回寨子。那位村民握着江宁的手说:“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之前都是很不平坦的土路,每次去县城送孩子上学,走路的话太慢,骑车的话又太危险,我们寨子里的村民都和我一样,希望路能快点通。”江宁说:“大爷您放心,我们答应你,几个月内把这条路修出来,让寨子里的人们都能尽快在干净宽敞的水泥路上出行。”

随着村村通项目的进行,截止2018年,实现了近200个村寨的通畅,孩子们上学回家的路也不再泥泞难行。

江宁和儿子。

江宁曾和同事们到榕江县滚玉村小学捐赠学习用品,校长高兴地对他说:“真心感谢你们在这里修建了水泥路,孩子们上学比以前方便了太多,以前离学校更远点地方的孩子,现在也来这里上学了。”这让江宁很欣喜。

这几年不分昼夜的工作,很少能有时间与自己孩子见面,只能在周末抽出时间和家人视频通话,但江宁觉得值得:“相信以后孩子知道了爸爸做的事,也会理解我。”

江宁和自己的孩子视频通话

你是我的榜样

“90后”聂伟凤是一位年轻妈妈。2016年至今,她一直在中铁十五局集团格库铁路(青海段)工程指挥部从事综合办公室、团委、女工工作,负责党工群团工作。

孩子未过周岁,她就来到3200米的高原戈壁作战,三年来,没有因为风沙肆虐、寒风酷暑、盐碱干旱的艰苦环境而退缩,也没有因为母亲手术化疗而频繁请假。因为工作需要,她经常要从格尔木到上海,途中中转西安,路途遥远,每次见孩子一眼,等不到孩子醒就得走。“儿子4岁了,依然是一名城市里的’留守儿童’。”说到这,聂伟凤很是心疼。

中铁十五局聂伟凤在雪域高原坚守至今。

因为项目深处高原沙漠,哪都不能去,也不能剧烈运动,聂伟凤带领格库铁路(青海段)的团员青年开设“学习型团组织”,定期举办青年为讲师的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会,为团员青年配备了读书室、谈心室,这支队伍还被评上“中国铁建青年文明号”称号。

“作为一名青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也有足够的精力去追梦,去圆梦,要珍惜这段时间。”聂伟凤说,这也是她希望未来自己的孩子能明白的道理。让她欣慰的是,孩子很懂事。每年过年期间,妈妈送他上幼儿园,孩子都会向老师和同学骄傲地介绍:“这是我妈妈。”          

乔玉宝和儿子。

陪伴很重要,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做人生榜样,也很重要。这是中交上航局西非区域中心领头人乔玉宝的看法。2016年,上航局提出“大海外”发展战略, 乔玉宝服从组织安排远赴非洲。为了开拓上航局在非洲地区市场,他常年奔波在非洲各个国家。在非洲工作三年多,他以脚丈量非洲土地,飞行的距离可绕地球十圈以上。在他的带领下,上航局在非洲地区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西非区域已设立了四个国别办事处。

“选择了海外经营一线,就难免要放弃一些陪伴家人的时间。”对于今年8岁、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乔玉宝觉得有很多亏欠,但他也并未缺席儿子长为男子汉的过程。儿子生日时,他不能到场祝福,但他用在工作岗位的坚守告诉了儿子何为责任,何为担当。在儿子眼中,父亲就是他崇拜的榜样。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刘晶晶/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