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回望历史!听3位名家讲述上海传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毛泽东曾为上海解放写过社论,上海解放的政治地位不言而喻。”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今天下午,由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馆主办,上海市档案学会协办的“上海传奇:历史回望和再造——2019年‘国际档案日’东方讲坛名家访谈专场”在市档案馆外滩馆举行。三位专家讲述了上海解放以来不同时期的传奇。
“这篇庆祝上海解放的社论是胡乔木起草,毛泽东修改的,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就收录了这篇文章。对上海解放做了很高的评价。”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以《解放上海:政治之战 人心之战 会师之战》为题,通过解放上海的三个“战”,梳理了70年前上海解放的风云变幻和伟大历史意义,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大上海的难忘历史瞬间。
徐建刚介绍说,解放上海前,部队都发了本城市常识,里边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概括来说就是“识人头”“开眼界”“懂规矩”。“比如说到城里女工也会烫头发涂口红,学生会穿美军夹克衫,很多人会穿制服,不要认为是坏人;做了很多插图,插头怎么弄,长什么样都有。还说到城市里是不能拦车的,要到车站等上面人下来才能上车。”徐建刚说,文明之师就是这么形成的。
而对于上海解放,地下党的前期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曾经统计过上海的地下党人数,比较可靠的数字是有9000人左右,他们在解放上海中做了很多工作。一大批科技人员和专业人员通过他们做的工作留在了上海,这批人对于复兴中国的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徐建刚表示,上海地下党组织始终非常完整,这些特点在70年后也很值得研究。
随后,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以《从支援内地看上海贡献》为题,通过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总体情况和发展传奇,解析了上海在全国的城市功能定位,上海行政区域的变迁,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概貌。上海爱建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范永进以《改革开放初上海重振雄风的关键举措》为题,回顾改革开放之初上海在全国的地位和处境,以及上海在党中央领导和支持下的系列改革举措,深入解读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的发展传奇。
虽然是端午小长假,但这次活动仍吸引了众多档案工作者、国企职员、高校师生等踊跃报名参加,现场济济一堂,提问交流热烈。
据悉,自5月20日起,上海市档案局(馆)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上海解放70周年,以“城市创造传奇,档案记录辉煌”为主题,举办了“上海解放70周年——上海珍档发布”“城市记忆 上海传奇——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档案文献展”“城市创造传奇 档案记录辉煌——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档案里的故事’专场”等精彩纷呈的上海市档案文化宣传月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