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青年人都是如何为国奋斗的?
2019-06-20 文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吴恺/图

6月20日、21日,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话剧《中流击水》,在群众艺术馆连演两晚。这部讲述了百年来不同时期青年为国奋斗故事的话剧,此前在上海嘉定首演时,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备受好评,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导演刘姝辰说:“希望观众看到这个戏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血也是热的。”

饱满激情让观众热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不仅仅是男人的事情,我们女人也要爱国救国!”“我顾维钧代表中国政府,向巴黎和会当局正式通告:我们中国,拒绝签约!”

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台词,来自《中流击水》里不同时期的中国青年,张太雷、邓颖超、顾维钧们,喊出了千千万万热血青年的心声,也直接让话剧演出现场的观众们沸腾。

让观众看完“发现自己的血也是热的”,正是刘姝辰导演的期待。为了做到这一点,她一直在让演员们多了解历史,多感受当时时代背景下青年们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全情投入,打动自己,也打动观众。

“五四是一百年前的事了,这帮孩子很多是刚毕业的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他们必然要知道那时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在做什么。除了演出本身,这无形中是一种力量,让我们这些可敬的先辈,不会因为历史的演变被淡忘。”刘姝辰导演说。

对生活在安稳年代的青年演员们来说,想要演好这些角色并非易事。年仅22岁的演员张振源坦承,刚拿到剧本的时候,并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感情诠释大段的台词和独白,但在导演说戏、自己多看资料之后,心中也逐渐有了数。

饰演陆一新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齐白雪特地找来角色原型钱学森的传记电影,揣摩人物的心理,“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些科学家简直是有点‘疯’,他在国外是顶尖科学家,待遇非常优厚,要什么有什么,却义无反顾地回国从零开始。”

这样的努力,效果非常明显,演员们在台上慷慨激昂时,台下屡屡忍不住掌声雷动。

四幕剧让百年时空交错

这部话剧之所以如此有感染力,除了故事本身,也因为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四幕话剧,分别截取了五四百年来,1978、1953、1944、1920年四个时间节点,用不同年代爱国青年们的故事,表现五四运动后的百年间,其精神如何一脉相承。

用倒叙的方式回溯历史,让百年来的不同时空在舞台上隔空致敬,也能让当下青年真正理解到“接力”的概念,这是刘姝辰导演和主创团队的“特别设计”。

这些场景,并非随意选择,它们都有特定的节点意义,分别是五四运动爆发后、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此外,再用现代人的视角,穿插时期,“特别能让观众有投入的感觉,仿佛和顾维钧等先辈站在了一起,为中国呐喊。”在演出结束后,一位观众表示,这让他们也理解到主创的深刻用心:戏中人为之奋斗的繁荣与和平,终于来到了今日的每个人身边。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长沙》,正是话剧《中流击水》的剧名概念来源。四幕剧浓缩百年,通过给这百年历史进程中不同时代的青年人“树碑立传”,做一个“画像”,也正是想激励今天的年轻人,将“五四精神”继续传承。

剧中一名青年演员郭翠芳说,演完了这部戏,演员们都明白了:“什么叫做英雄?英雄就是一些很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情。”在我们所处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否也有怎样的举动,能登上五四运动二百周年的未来舞台?

话剧《中流击水》由中共嘉定区委、上海团市委共同指导,嘉定团区委、嘉定区青年联合会出品,主创团队希望以此剧向五四致敬、为百年献礼、为青春立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吴恺/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