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昨晚举行 “新”光璀璨 生生不息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获奖者合影。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青年报记者 王婳 实习生 罗景扬
比金爵奖早了两天揭晓的“亚洲新人奖”总是格外夺人眼球。六大奖项的十四部影片剧组成员从红毯尽头缓缓走来,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登台领奖。作为“新人”,他们深情款款地讲述自己与电影结缘的故事,并由此生出一个梦想——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当成是第一部一样,去努力、去敬畏。
新老电影人的情感接力棒
6月21日晚,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在海上文化中心上海大宁剧院举行。亚新奖评委会主席宁浩携评委团成员石井裕也、苏有朋、谭卓、谢福龙等嘉宾与亚洲电影新人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本届亚洲新人奖所有荣誉的归属。中国影片《活着唱着》获最佳影片奖,日本女导演箱田优子获得最佳导演奖,印度尼西亚编剧尤瑟夫·拉加穆达凭影片《山间生活》获得最佳编剧奖,马来西亚演员原腾和中国女演员赵小利分获最佳男、女演员奖,印度摄影师维纽马德夫·卡加拉凭电影《昨夜星辰》获得最佳摄影奖。
同时,金爵奖国际短片单元的最终结果也在昨晚揭晓。西班牙动画片《恐怖摩天轮》获金爵奖最佳动画短片奖,中国影片《无处安放》获得金爵奖最佳真人短片奖。如果说金爵奖的主竞赛单元部分是颇为严肃的,那么亚洲新人奖却显得更活泼、新意盎然。年轻的获奖者们“初生牛犊”的出色表现也让现场嘉宾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和未来。
近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坚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不断创新和完善新人新作培育机制,已经形成了新人新作的阶梯式孵化体系。今年,更是完善了包括短视频作品、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金爵奖在内的六级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
颁奖典礼上“新”光璀璨,在各个奖项依次揭晓的同时,新老电影人们纷纷登台,用感言、祝福、讲述表达自己的初心、本心和信心。本届亚新奖评委会主席宁浩代表评委会致辞,他认为亚洲新人奖保持了一贯的创新和激情,尤其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青年电影人,亚新奖的舞台让梦想照进现实,“他们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场域中作出极富个性的艺术表达,作品风格突出,主题深刻,文化性和艺术性都可圈可点。很高兴看到亚洲青年电影人依然坚持文化与艺术的表达使命。”
每一步成长都是希望和力量
从新人一步步成长为知名演员的欧豪、曾美慧孜、姚晨、黄奕等也陆续登台,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者颁发奖杯并表示祝贺,并且分享了自己曾经作为“新人”时的经验,与他们共勉。欧豪在采访中谦虚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受邀参加亚洲新人奖的颁奖典礼,虽然已经不是新人了,但是我依然会以新人的心态去拍好每一部戏,也希望每年都可以带着自己的新作品来参加上海电影节。”
当晚的最佳影片奖由亚新奖评委会主席宁浩和与中国香港导演、演员吴君如共同颁出。14年前曾经凭借影片《绿草地》获得第8届亚洲新人奖最受欢迎影片奖的宁浩尤有感触,他认为亚新奖对他有“知遇之恩”,它是从青年导演迈向主流成熟创作人的一座桥梁,坚定了一个新人去做这件事情的信心。而吴君如则一如既往的温暖:“作为一个前辈,今天能够来到这里参与新人作品的颁奖,非常荣幸,我觉得电影也好、创作也好,必须要有新的血液加入,才能够把电影带到更好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了贯彻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精神,还推出了“SIFF ASIA”架构,包括梳理亚洲电影经典和通过国别展推出亚洲新片的亚洲电影展映;鼓励亚洲电影新人创作与发展的亚洲新人奖;鼓励亚洲电影产业互动的亚洲创投合拍项目;以及促进亚洲影人交流互动的亚洲电影沙龙;帮助更多优秀的国产影片走出国门的电影直通车亚洲站。
青年报记者 王婳 实习生 罗景扬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