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世界,交大师生走遍10余个国家解决当地实际问题
2019-06-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新加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启示、肯尼亚吸引外资法律环境评估……上海交大2019年“全球挑战计划”26日启动,13支国际化项目团队、200余名交大学子、40余名中外教师将围绕东南亚、非洲和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部分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展实践研究。交大师生的脚步将遍布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更有超强国际化“导师团”引导学生深入探寻人类共性难题,为全球发展贡献交大智慧。最早一支队伍将于本月30日出发。

脚步遍布10余个国家和地区,解决当地实际问题

“全球挑战计划”项目主要面向东南亚、非洲和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国内部分地区,项目周期为2-4周,由专业教师选定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活动主题,并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组织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2019‘拯救传统村落’工作营”“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经验与启示”“肯尼亚吸引外资法律环境评估及改进建议——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吸引外资的成功经验为参照”“东南亚大城市社会包容性水平考察与韧性治理创新设计”“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扶贫”……2019年“全球挑战计划”共有13个子项目,其中暑期(类)10个项目,寒假(类)3个项目,预期将有超过200名交大学生(含留学生)参与,40余位中外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按照计划,13个项目团队将先后分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部分乡村地区,围绕乡村振兴、公共健康、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重大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探究,结合当地实际需求,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交大智慧和方案,帮助学生增强国际视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科研能力。

超强“导师团”引导学生深入探寻人类共性难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的“全球挑战计划”由一系列实践项目构成,以思考和解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为目标,旨在培养青年学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担当,鼓励学生拓展全球视野,融入多元文化,学以致用,通过实地调研和探究,结合当地实际需求,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交大智慧和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潜力,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全球胜任力以及交大的国际影响力。

操作模式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年初面向全校各学院统一征集项目,采取学校统一组织管理,各学院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的模式,鼓励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的中、外学生共同参加。费用方面,则基本都由学校埋单。

此次2019全球挑战计划有40余位中外资深教师参与。他们多数为上海交通大学具有多年一线教学和研究背景的教师,具有指导学生和开展跨学科国际合作项目的丰富经验。同时,他们中也有来自保加利亚、意大利、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知名高校的名师。全球挑战计划指导教师涉及的研究领域包含了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农学、药学、设计、国际公共事务管理、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建筑遗产保护专家曹永康指导的项目是2019“拯救传统村落”中意联合工作营。他表示,“全球挑战计划”的项目选择都有一定难度和专业深度,大部分学生没有深入中国农村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历,通过深入这些区域,可以让学生用亲身体会去体验和解决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实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激发他们解决人类共性难题的愿望。

来看今年的13个“全球挑战计划”项目——

 1     丝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

 2   《非洲药典》项目的持续建设和研发人才的交流与培养

 3     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扶贫

 4     2019“拯救传统村落”工作营

 5     新加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6     肯尼亚吸引外资法律环境评估及改进建议——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吸引外资的成功经验为参照

 7     中马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实践

 8     保加利亚乡村振兴调研评价及规划实践项目

 9     东南亚大城市社会包容性水平考察与韧性治理创新设计

 10   西昌市古城文化创新与国际化全球挑战项目

 11    一带一路:中国文化在保加利亚

 12   大理生态经济发展创意挑战营

 13   “一带一路”在中东欧地区的实践调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