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复旦,卿云糺缦” 复旦大学书画篆刻展免费对公众展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于右任先生的六屏条草书《林和靖湖上晚归诗》、李岚清校友的“青春万岁”……今天,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成立40周年书画篆刻展在上海图书馆拉开序幕。
在本次展览的100余幅作品中,不少作品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右任先生的六屏条草书《林和靖湖上晚归诗》吸引了不少参观者。该作品是于右任的外孙、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于2014年赠送的家藏珍品。
朱东润先生1948年书写的《礼运大同篇》六尺整张篆书,1983年曾在虹口公园“第三届复旦之春”书画展中展出,此后再未露面。此次朱先生的孙婿、孙女吴格朱邦薇夫妇,特地将家藏展现于公众。由谢希德校长落款、喻衡先生书写的复旦抗战时期北碚校区纪念碑文原稿,以及王蘧常先生纪念复旦建校80周年时所写的六尺章草对联也在展览中亮相。
除了大幅作品外,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十几份名人手札。例如当年罗家伦校长写信给著名画家张书旂先生,请他画一幅百鸽图赠送给当时连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至今这张百鸽图还陈列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而这份罗家伦写给张书旂的信也是这次展览的珍贵展品。还有顾颉刚先生当年写给章益校长的手札,谈到请人代课的事情,读来也颇为玩味。
展览还展出了复旦先贤马相伯、陈望道、苏步青、华中一等校长以及郭绍虞、伍蠡甫、吴剑岚等教授的作品。此外,李岚清、韩启德、潘公凯、陈翔等杰出校友和教授的精品力作也亮相此次展览。广大校友和书画会的会员亦可精心创作了许多书画作品参加此次展览。
复旦大学与书画的缘分由来已久。自1905年建校以来,书画领域人才辈出,涌现了马相伯、于右任、王蘧常、郭绍虞、朱东润、周谷城、罗家伦、伍蠡甫、吴剑岚、程沧波、周伯敏、吴䍩木、林同济等书画大家,在20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改革开放以来,复旦书画再度勃兴。
据悉,该展览在上海图书馆从今天开幕,至7月2日结束,免费参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