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 | 马陆的“医画两栖”生活:救治宠物,我上班用刀下班用笔
2019-07-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受访者/图

最近,“金毛护主被打死”成为热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饲养所宠物带来的纠纷和困扰。一部名为《百足宠物诊所》的漫画出现在大家的视野,类似的剧情很早便真实地出现在漫画中。这位“神预言”的作者马陆如今在上海长宁区的一家宠物医院工作,时常在漫画中分享各种宠物科普。不过,马陆不太喜欢“科普型漫画家”的头衔,她说:“我不靠主动科普去吸引别人,我漫画里有科普,是因为不解释一下别人不好理解剧情。”

成长 “斜杠”起源于创作

给猫绝育、做皮肤切片、公猫尿道造口术、流浪动物TNR……很难想象这些宠物知识居然会在一本少女漫画中如此直观地展现。

“这是一部职业向的作品,比较贴合实际职场。作者挑选表现的病历时,也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和阅读门槛。”有妖气漫画编辑川雅也对记者说,“她有着独特的观察世界的方法,好的作品可以发人深思,我觉得她这部作品完全能达到这种效果。”

如此“硬核”的知识背景得益于马陆的医学生经历,更是她多年从事兽医行业的经验总结。“兽医”和“漫画家”一直是她身上最显眼的标签。

其实,马陆对于绘画热爱很早就显露出来了,她上小学时就临摹了大量美少女战士的图片。不过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这是漫画,更不知道它将成为自己未来的标签。

有一天,马陆无意中看到了zcloud的漫画,这位同是中国农业大学学长鼓励了她,马陆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把图片连起来讲出故事。当时,马陆会把漫画内容随机发布在学校bbs和博客上,往往引起热议。

自成一派的作画风格和生科生特有的“硬核内容”,很快就引起了编辑川雅也的注意。“那时,在纵横做漫画编辑的川雅也与我联系,并给我很多建议。”

然而,仅仅会说故事离成为一名漫画家还远远不够。“那时我还不会用PS,我大学二年级才买到人生中第一台电脑,现在的小孩很难想象吧”,马陆调侃道,“当时学校甚至有个规定,大一不准买电脑。当时手机用诺基亚黑白屏,也没有什么pad。”

“在我小时候,画漫画是讲究用专业稿纸,用针管笔,线条平滑并有变化,而且需要贴手工网点的。因为当时漫画想要发表只能通过印刷,印刷的水平又很有限,如今媒介演化了,无论什么材质都能做成漫画了”,马陆吐槽道,“由于我实在学不会这一套,就干脆直接跳过了,现代科技真好。”

选择 “斜杠”让生活有多个支点

正如大部分的医科生一样,从中国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系毕业后,马陆选择了进一步深造——读研。

在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马陆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个时候,兽医工资很低。举个例子,我同一届的同学,都是读研究生一年级。她在外面的医院做实习生,一个月60小时却只有800块的收入。”

“那时,我意识到像本科那样节衣缩食也是活不下去的,必须主动去赚钱。我请求当时在有妖气做漫画编辑的川雅也给我个工作,然后一周内火速签了个连载。”

签订了连载后,马陆的时间表马上紧张了起来:早晨七点到下午五点在学校的动物医院实习或者去听专业课,其后跟同学们一起做实验到大概九点,然后回宿舍画漫画到晚上一点。“当时连载的作品是《80天拯救世界》,每个月需要产出32页黑白稿。”马陆这样回忆。

高强度的学习与连载,让马陆很早便适应了医画两栖的生活方式,也给她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来源:“我在学校实习虽然没有收入,但我画漫画一个月三千多块。学习和实习都没落下,当时很多人羡慕我。”

在有妖气的平台显示,马陆的《80天拯救世界》拥有2181万的点击,后续的新作《月猴》也是以极强的个人风格迅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斩获了1769万的点击量,可以说是小小的“名利双收”了。

五年后,马陆辞职去了新的医院,此时的她有一个将宠物医院工作内容画成漫画给大家看的念头。于是,她就开诚布公地与新雇主商议每周做四休三,这样能有更多空闲时间画画。幸运的是,马陆遇到了一位爱才且善解人意的老板。

“在上班的四天内,我会利用下班时间画完每一回漫画的铅笔线稿,周更每回10--15页。不上班的三天中,用两天时间上色完成成稿,还有一天可以休息调整。所以我画漫画和做兽医的状态是完全糅合在一起的,感觉就像是同一份工作,并且比上一份全职兽医工作感觉还轻松一些。”

就这样,一部再现宠物医院工作内容的《百足宠物诊所》便诞生了。有读者在评论区留言:“看这个漫画救了我家猫。尿闭被我及时发现,没有诱发急性肾衰,跟医生的沟通也有一定基础了。”不但宠物被治愈,人与人的关系也能被治愈,这是马陆最希望看到的。

态度 “斜杠”青年的“无界无疆”

根据《2019年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研究》显示,全国“两栖青年”规模已突破8000万人,专业度更高、更具时代特征的新兴职业强势崛起。

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行业之间的界线。早先,在清晰且固定的分工模式下,人们往往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纵向发展,于是行与行泾渭分明,有界无疆。但现在,丰富、多变的职业状态已经成为常态。

纵观以马陆为代表的斜杠青年,他们无一不是自控力极强、且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人。而年少时代的爱好和特长,往往是他们开拓新世界的捷径。不再纯粹地追求经济利益,而是将着眼点放在挖掘自身潜力、关注个人爱好和实现人生价值,让工作“无界无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把爱好转化为谋生的手段后,原本强烈的热爱或许会减退。写手七英俊在微博上分享了她的观点:“把爱好当成职业之后,爱好是会变质的,从今以后敲键盘的心态都会不一样。如果你为每天花费一小时码字感到开心,并不代表每天花费五六个小时,开心就会乘以五六倍。”

不同的身份之间,如何转换,如何平衡,如何取舍,需要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理解和和自我调节功能。马陆无疑是幸运的,她在成为“斜杠青年”的同时,用“斜杠”来打破自我、重塑自我。“我未来还会有新的连载计划,比如想要画动物园的工作故事。另外,我还想谈恋爱。”马陆说。

═ 对话 

记者:您身边的人支持您医画两栖吗?

马陆:我小时候喜欢画画,父母虽然不是很重视这个爱好,但给了我力所能及的支持。比起画画,我的父母在我高考决定离开上海去北京上学的时候表现出了更多的不满。总之现在都是很支持我的。

记者:您在选择成为“斜杠青年”后,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马陆:遇到的困难是偶尔比较忙,两份工顾不过来。另外这两份工已经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生活,我没时间再续上学时曾经有过的其他兴趣爱好了,有点可惜。

记者:这么多年来,您的经历带给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马陆:画过漫画后,有幸目睹漫画行业经历资本进入快速发展壮大又很快萎缩的过程,深入了解过参与其中的作者人生沉浮和心态变化。此后在资本开始注入宠物医院市场,连锁医院遍地开花时,我能抵抗住诸多诱惑,并且在行业进入萎缩期之后有平稳的心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