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出贵州省,这个承担5门课程任务的老师想在上海学到什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图
这是贵州省遵义市“95后”教师杨玲第一次走出贵州省,来到上海,参加贵州遵义希望小学教师培训班。与她同班学习的,还有另外43名来自遵义的老师。
在这周培训期间,他们将聆听教育讲座,学习雷锋精神,也会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
上海与遵义,同是两座充满红色底蕴的城市。上海与遵义,也是一双结对帮扶共谋发展的“好兄弟”,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是光荣艰巨的政治使命。
近年来,上海共青团组建赴遵义志愿服务接力队,上海希望工程为遵义希望小学捐赠电脑教室、图书室,资助300名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卫生医疗、教育援助的形式从各方面全力支援遵义。
在7月9日的开班仪式上,相关负责人希望来沪培训的教师们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学有所获,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能在回到学校后培养一批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好学生。
来自麦博希望小学的教师杨玲认真记下了要求,她所在的学校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距离播州区城约100千米。
在学校里,杨玲承担着多科教学任务,她既教五年级英语,也教二年级语文,此外还身兼品德、美术、信息技术课的老师。
教龄只有2年的她和身边青年教师都很希望获得培训机会提升自己,但有时候轮不到他们乡一级的小学。面对这次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杨玲很荣幸,也十分珍惜,她希望能学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感恩教育带回学校,“我想让我的学生懂得感恩,也从小立大志,有机会走出大山看世界。”
据悉,此次由团市委、市文明办、市青基会、市希望办联合主办的培训班不但为教师们准备了《依法治校与青少年法律保护》《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学校管理等学习讲座,还会安排教师们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主办方表示,培训班的举行是为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沪遵协作专题会议部署要求,做好“引智入遵”工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