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靠颜值和金融吃饭,她却写起了谍战小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陈丹/文 受访者/图
若不是写作,青年女作家闻人悦阅或许本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金融家。这位纽约大学商学院的金融硕士,在叱咤银行业多年后作出了一个决定,选择成为一名职业作家,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这与闻人悦阅童年的梦想有很大的关系。在写作的道路上,闻人悦阅不断地挑战自我,最近推出了80多万字的三卷本谍战小说《琥珀》,一个柔弱女子硬是写起了血雨腥风的谍战。
意外 金融硕士写起了小说
如果不是读到实实在在的作品,无论如何想不到闻人悦阅这位“金融美女”会以写作为职业。出生于杭州的闻人悦阅长在一个科技世家,父亲是著名的科技史方面的学者,而闻人悦阅大学本科学的是电机工程专业,后来又在美国纽约大学商学院读了金融硕士。工作时自然而然地进了世界著名银行工作。用上海知名作家小白的话说,闻人悦阅明明可以靠颜值和专业吃饭,却偏偏选择费尽心力,十分辛苦地写作来作为自己的职业。
“可是写作时我童年时代发自内心的第一个梦想啊!”闻人悦阅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时说,她虽然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理工科的家庭,但是很喜欢文学,常常被被故事中的悲喜感动,时间一长就像自己尝试创造这样让人感动的世界,分享自己的人生观。要做到这样的话,除了写作还能做什么呢?
2001年“9·11”的时候闻人悦阅正在纽约,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出人间悲剧,多愁善感的她内心那份感触终于克制不住,她拿起笔写下了处女作《太平盛世》,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身处这个时代的感触。不料竟一炮打响,《太平盛世》获得了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首奖,这给了闻人悦阅很大的信心。从此在文学的道路上笔耕不辍,长篇小说《掘金记》《琥珀》分别获选《亚洲周刊》年度全球十大华文小说。
闻人悦阅的父亲主要研究《考工记》和指南针。受到这种从小的科技熏陶,闻人悦阅的小说写得也很与众不同。她的小说里充满了严谨的考证,尤其是对一些历史的细节,一定要做到如亲历一般地真实。这也是读者对女作家闻人悦阅刮目相看的原因。在最新力作《琥珀》中,闻人悦阅关于瓢针式司南酌的考据细节显然来自于父亲研究的启发,通过自己的研究,她甚至在小说里还对父亲近年来对司南形制和演进所作的梳理辨析进行了补充。
闻人悦阅这种文理科思维并进写小说的姿态让很多读者为之着迷。
痴迷 用考证的方法写谍战小说
闻人悦阅迄今已经出了9部作品,她对“引人入胜的故事”的追逐到了痴迷的地步。让很多读者意外的是,这个“金融美女”还写起了血雨腥风的谍战小说《琥珀》,而且一写就是煌煌三卷本80多万字。
闻人悦阅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琥珀》她写三年,但是酝酿达20年。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构想了一本叫《琥珀》的小说,这是关于谍战故事的。闻人悦阅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对此如此痴迷。
可是谍战小说写得最多的还是男作家,国外有名的如钱德勒,中国则有麦家。读者想当然地认为,像谍战小说这样残酷而具有逻辑严密性的作品,只有男作家可以胜任,多愁善感的女性很难写作,更不要说“金融美女”了,但闻人悦阅却不这么看。“我觉得不存在女生擅长或不擅长某一个种类的写作这种说法,任何一位作家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闻人悦阅告诉记者,“这部小说涉及谍战正好是因为要写过去百年的历史,刚好需要借助这些活动在隐秘战线的人物视角。这些人参与了情报组织的危险游戏,他们不能改变历史走向,但却看到了旁人看不到的暗流。有的文学作品会基于个人的经历,但是文学本身是应该超越个人经历和喜好的,但个人的经历还是会影响视野。”
《琥珀》透过一个女谍报人员的故事写了一个跨越百年的时代。在小说中,闻人悦阅充分发挥她科学世家后人的本色。《琥珀》中写到了历史事件,同时也有很多历史细节,而闻人悦阅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考证。在写作时,她也翻阅大量有关谍战和谍战人物的史料和传记,潜心研究躺在图书馆里无人问津的书籍,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辅以想像,将虚构的人物嵌入真实历史。闻人悦阅说,事实与虚构是很多小说必须处理好的问题,她在这方面也很谨慎,“应该做到就算这些虚构的人物消失了,历史的进程还是一成不变,按着原来的轨迹发展。但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读者可以撩起历史的面纱,一探究竟,这便是《琥珀》在创作中对于真实与虚幻程度的把握。”
闻人悦阅在谍战小说创作方面的雄心还并不止于此。谍战小说发展到现在,就内容而言,可以写的谍战手法都已经被作家写尽了,闻人悦阅作为一个该文学题材的新人,要想有所突破其实不容易。闻人悦阅对记者说,她写谍战小说,其实是想借谍战来写时代。“我希望可以在读者与过去那段历史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使得读者可以站在一个俯视的角度看历史的风云变幻。每段文字在历史长河中都有其意想不到的价值和使命,而《琥珀》记录的不单是历史,还有这个时代的点点滴滴,和这一代年轻人的无奈和怨念,因为今天也会成为历史,记录下来的,是为了不再忘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初衷 享受与人分享好故事的喜悦
闻人悦阅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现在她已经将写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从“金融美女”变成了“美女作家”。而写作也给她带来巨大声誉。一些影视公司找到闻人悦阅,希望将她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而这会给她带来不错的收益。
面对这一切,闻人悦阅十分坦然淡定,一如谍战小说中的那些人物。她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她心里,文学创作一直是一个很严肃的职业,名利不会让她迷失方向,只会让她更为坚定。她一直记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就是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拿出来与人分享,她很享受这种分享的喜悦。
最近,闻人悦阅刚刚从蒙古国的恰克图回来,她的下一部作品发生地就在那里。作为一个考证派,她拒绝闭门造车,要将自己放在一个真实的环境里去体会去思索。
《琥珀》有一个犹如蜂巢般的架构,一个个蜂巢独立却又彼此紧密相连,这些蜂巢既可以向前追溯,也可以往后推进。《恰克图》正是《琥珀》的前传,这仍旧会是一部展现大河历史的小说。她会从1918年写起,历史还会推溯到更早之前,交代《琥珀》中一些人物的前世,比如康斯坦丁诺夫和席老,也会涵盖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恰克图是当年茶路上,俄国与大清边界一个贸易重镇,曾经被称为沙漠中的威尼斯,而香港和武汉作为今往的贸易商埠,也会是小说的场景地。
== 对话闻人悦阅 ==
每个个体的内心都要波澜壮阔之处
记者:您曾说过写作是您的第一个梦想,那么您的这个梦想是如何形成,又是何时开始为之努力的呢?
闻人悦阅:这是童年时代发自内心的第一个梦想。从懂事开始就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中的悲喜感动,被这种感动深深吸引,也想自己尝试创造这样让人感动的世界。2001年在纽约经历了“9·11”事件,对当时身处的时代有些感触,写了《太平盛世》这部小说,2003年获得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首奖,出版第一本小说,写作就从此开始了。
记者:《琥珀》是您的第九本著作,您认为之前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呢?
闻人悦阅:之前的作品其实也一直在聆听某种时代的声音,当然那个时代与自己所经历的比较接近,纵然记录下了一些时代的轮子轰隆隆的声音,书写也一直没有放弃深入到个人情感的的细微之处,因为我深信即便是小时代,每个个体内心也有波澜壮阔之处。
之前长篇小说书写都不是单一视角或者单线发展的小说,小说结构的背后都有一张逻辑思维比较严密的网。因此之前的作品可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积累。
记者:有些作者为了迎合市场显得有些浮躁,您的文学态度是怎样保持的呢?
闻人悦阅:《琥珀》这个故事目前在我写作和生活中非常强大地存在着,强大到不太容易被冲击到。这个故事,包括前传,仿佛自己就有被诉说的欲望,所以一切还是以表述这个故事以及背后壮丽的历史为主。我觉得比较幸运,可以写自己想说的故事。对于任何一个文字工作者,我觉得他们都有权作出选择,然后他们的文字也会被选择。每个人都一样。这中间不存在着绝对的对与错。人类一世,在时间长河里不过是一时,有时人会受时代的局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陈丹/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