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生每天校外接触自然光要达1小时以上
2019-07-16 天下

新华社/图

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指出,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预期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健康中国行动倡议,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

如何确保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话题。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预期提升到20%和30%;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

此次健康中国行动,将中小学生作为重点人群之一,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守护其身心健康,形成“网格式”防护。文件提出,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

此次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明确提出了个人和家庭应该采取的措施,比如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时间要达到1小时以上,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等。专家指出,这将极大地落实个人的健康责任,形成健康促进的强大合力。

编辑:谢彦宁

原标题:解读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生每天校外接触自然光要达1小时以上

来源:新华社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