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蓬勃,不怕被“问倒”,中学生志愿讲解员活跃在红色景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 实习生 卞董逸/视频、图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刘长胜故居参观。我是这里的志愿者讲解员,很高兴由我带领大家参观……”这个暑期,前往刘长胜故居参观的游客发现,中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在这里挑起了“大梁”。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获悉,除了刘长胜故居外,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蔡元培故居、中共一大会址、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等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都活跃着中学生志愿者讲解员的身影,他们朝气蓬勃,讲解认真又富有感情,受到了不少游客的欢迎。
【感受】
第一次讲解太紧张,提前对着空气练
开学就将升入高二的向明中学学生高靖凯是刘长胜故居的志愿者讲解员之一,自高一寒假开始做志愿者讲解员以来,他已经在刘长胜故居讲解了半年多。
“我的第一次讲解是今年1月1日下午,那是我的第一个班,至今记得非常清楚。”高靖凯说,他们的讲解词有6000多字,A4纸差不多有12-13页,他花了四周时间把讲解词全部背熟。不过,尽管已经背熟,但第一天“上岗”时他还是拿了稿子,“第一次讲有点紧张,所以游客来之前我先拿着稿子对着空气讲了一遍。”高靖凯说道。
同在刘长胜故居做志愿者讲解员的王佳祺是高靖凯的同班同学,初中时,她有一次参加小队活动到刘长胜故居参观,现场听了向明中学一名学长的讲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当得知可以报名刘长胜故居志愿者讲解员时,她立即报了名。王佳祺坦言,第一次讲解时她也很紧张,“我也是拿了稿子的,怕太紧张忘词,不过,第二次开始就是完全脱稿了。”
在刘长胜故居,志愿者讲解员每天分为上午班和下午班,每班由一名向明中学学生搭档一名市西中学学生。与高靖凯和王佳祺相比,市西中学学生王丽洁“上岗”时间要早一些,去年10月就已开始志愿讲解。王丽洁说,第一次与向明中学的志愿者讲解员搭班时,她惊奇地发现两个学校的讲解词在风格和内容上有些不同。“他们(向明)的讲解词很宏大,由一根主线穿插起来,但是没有太多细节,我们(市西)的是从细节着手,局部的小故事特别多。”有一段时间,王丽洁空闲的时候非常喜欢跟着游客一起听向明中学学生的讲解,而向明中学学生也向市西中学学生讨教细节小故事。“经过不断的互相学习、补充,现在我们的稿子已经远远不止6000字。”王佳祺笑着说。
【经历】
被“问倒”后不气馁,最怕父母“突袭”
在志愿讲解过程中,游客总少不了会提出各种问题,而在“上岗”初期,志愿者讲解员们就经常被“问倒”。
“有一次,一个游客突然问,这栋建筑为什么叫刘长胜故居而不叫刘长胜公馆?故居与公馆有什么区别?我一下子就懵了。”高靖凯说,这个问题讲解词里没有,他也从来没想过,当时只能抱歉地向游客说不太清楚,“随后我就赶紧查资料,补了这方面的知识。”
给王佳祺提出“难题”的是一位非常认真的老师游客,展馆里有一幅重庆谈判的油画,上面有5个人物,游客问这5个人物都是谁,王佳祺只能回答出3个。除此之外,这位老师游客在参观时还对当年救护队的路线提出了疑问。“我顿时感觉手足无措,现场就直接打开手机开始查。这位老师也很好,和我一起查一起研究,最后终于全部搞清楚了。”王佳祺说道。
“上岗”时间更早的王丽洁也被问倒过。“一位游客问,为什么刘长胜那么早就去世了。我当时也是愣了一下,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
而除了被游客“问倒”,志愿者讲解员们还要面对父母的“突袭”检查。
有一天,早班的高靖凯正滔滔不绝地给游客们做着讲解,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了爸爸的身影。“我一下就愣了,接着就是感觉既紧张又尴尬。”高靖凯说,那天是他的第6次讲解,爸爸知道他是早班的讲解,下了夜班就直接赶过来听,“他听完也给我提了一些建议,比如讲解中背稿的痕迹还是有点重等等,也让我挺感动的。”
王佳祺也觉得当着爸妈的面讲解很尴尬,为了不让爸妈来,她提前给妈妈打了“预防针”,但没想到,有一天早上9点,不习惯早起的妈妈还是从宝山准时赶到了故居展馆。“当时看到她也是蛮紧张的,也很尴尬,好在讲了一会儿就习惯了。”
【收获】
讲解经历,培养了胆量和人际交往能力
开学升入高二后,随着学习任务日渐加重,高靖凯、王佳祺、王丽洁这批志愿者讲解员在今年寒假期间也将逐渐把讲解任务“交班”给学弟学妹们。而这一年甚至一年多的志愿讲解经历,也让他们收获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高靖凯说,在讲解过程中,他了解到了很多从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知识,这对以后学习近代史将很有帮助。而王佳祺和王丽洁则都表示,志愿讲解让她们锻炼了胆量、培养了人际交往的能力。“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平时不太喜欢和人说话,但通过志愿讲解的锻炼,在今年4月初的学校开放日中,我作为代表担任了接待家长的任务,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王丽洁说。
长相很萌的王佳祺说,自己胆子很小,以前人一多就不太敢说话了,而现在,面对几十个人也可以侃侃而谈。她还总结了很多讲解经验:“照本宣科不一定能抓住游客的兴趣,有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情景互动先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然后再讲可能效果就会好很多了,而且面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也要有不同的技巧。”暑期青少年游客很多,王佳祺接待过的最小的游客只有6岁,“对于这些小朋友,你跟他讲‘卢沟桥事变’这些专有名词,他可能听不进去,所以要变成通俗一点的语言,引导他们,‘看图说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刘长胜故居的志愿者讲解员队伍有40-50人,暑期和平时的周末都会“上岗”,主要来自向明中学、市西中学初中和高中,其中初中生是今年首次加入。而除了刘长胜故居,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蔡元培故居、中共一大会址、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等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都有中学生志愿者讲解员队伍。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学生参加这些志愿讲解会获得相应的社会实践成绩,但现在很多学生都不只是冲着社会实践成绩而来,“很多学生都是有这方面的兴趣,并把它作为对自己能力的锻炼来参加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 实习生 卞董逸/视频、图
编辑:谢彦宁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