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落败CBA选秀,草根球员的篮球梦依然留存在街头
2019-07-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晓雯/文 受访者/图

昨天,2019年CBA选秀大会落下帷幕。相比往年,今年的CBA选秀大会首次开放草根选手报名。尽管曹芳、周锐、唐日辉、张子昊、李欣宇等第一批站在选秀大会上冲击职业赛场的草根球员依然未能如愿入选,但他们的存在,仍然留下了中国篮球在职业赛场之外的另一种样貌,那是属于街头篮球的生猛和执着。

处境尴尬的草根球员

采访曹芳的时候,他刚从当天的CBA选秀大会训练营中回来,正忙着打一通电话。电话中,曹芳在为自己组建的街球队张罗,为想打篮球、却上不了职业赛场的小朋友出谋划策,致力于推广中国的街头篮球运动。

这是草根篮球运动员曹芳参与的第三次CBA选秀,也是他的第三次失败。那通电话的背景,几乎折射了这一批草根球员共同的困境:选秀失败,何去何从?找一份普通的工作,还是继续坚持与篮球相关的事业?

在中国,一个毫无运动履历、没打过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影响力仅次于CBA)的篮球爱好者,曾经是几无机会被CBA选秀大会接纳的(选秀大会过往只接受CBA青年队选手和CUBA选手的报名)。相比之下,大学生球员进入职业领域的通道则显得明确许多:初中升高中时,通过实力考上高中的体育特长生,高中升大学时亦是如此;又必须打到高中校队的绝对主力,才有机会去打CUBA。这样到了大学,才有正规的教练予以指导,也有成规模的专为大学生准备的比赛可以打。

“但草根球员可能连校队都没进过,更别说上大学了。”曹芳向记者解释起草根球员和有一定经验的球员的不同。“他们大部分就是自己练,没打过高水平的比赛,没有教练,处境很尴尬。因为篮球毕竟是一项团体运动,打过高中耐克杯等比赛的人,或者是通过篮球上大学的人,对战术的理解都远远强于草根选手。”

曹芳算是幸运的。毕业于密云二中(北京篮球名校)的他拿过很多北京市的冠军和全国冠军,在北京高中篮球圈小有名气,抛向他的橄榄枝众多;顺利进入北京工业大学后,他也带领球队一路爆冷,杀进过全国四强。为了这份幸运,曹芳同样付出了与之相当的努力。刚进高中的第一年,他并没有得到上场的机会。每个人都有队服,写着学校名字,背面印着自己的名字,就曹芳没有。被“激”到了的曹芳在之后的一年变身“球场老鼠”,每天早晨5点就到球馆练球。

若要问及瓶颈的原因,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现在,178厘米的身高一直是制约着曹芳的一大劣势,他甚至直言这是阻碍他进入职业赛场的致命缺点之一:“我要是放在人堆里,很难有谁会认为我是个打篮球的。和大家想的一样,我的身材的确吃亏,不是很强壮,大的对抗项目里不占优势,必须要直面自己的短处。”

两次选秀失败、读研毕业后,曹芳曾找了份跟篮球毫不搭边的工作做了两年。“两年了,我以为我会就这样一直混下去,”这是今年5月,决定重拾篮球、第三次参加CBA选秀的曹芳在微博上写下的话,“我才28岁,至少再打12年,虽然不知道终点、上限在哪,但我会全力以赴走得更远。”

街头篮球的狂妄魅力

时至今日,曹芳的微博ID前还加注着“CL”的字样,喜欢篮球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当年“中国街球第一人”吴悠创办的那支CL街球队感到陌生。

相比于职业篮球,街头篮球并不需要在正规的篮球场上进行,城市广场或街边空地,划出一定区域,就可进行比赛。街头篮球文化起源于纽约曼哈顿区和哈林区,带着嘻哈的精神,扔掉繁琐的规则,街球象征的是一种野蛮生长的无畏。

“大家都知道,职业篮球里有一个标准5号位大中锋;但在街球的4V4形式中,大个中锋的能力会被削弱很多。空间会被拉得很大,攻守转换会变得很快,街球比赛会更具观赏性。大家在街球比赛中,几乎看不到两米高的大中锋在低位单打,或者是全队因为有中锋的存在而放慢进攻节奏,这是跟职业联赛的第一点不同,”曹芳认为,“其次,街球队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教练,更多是自己训练、自己研究怎么打,不会有繁琐的战术,或者必须秉持着以团队为第一的执行枷锁。我们会在赢球的情况下尽量向大家展示街球的元素,如夸张的运球、扣篮,以及一些介于违例与不违例之间的花哨动作,所以观赏性非常大。”曹芳坦言,自己爱好自由、不羁的性格,正是更适合街球的风格:“打CUBA的时候会做出一些教练不认可的动作,经常挨骂,但回到街球赛场上不仅不会挨骂,还会获得掌声。”

没有一个喜欢打篮球的人会说自己不向往职业,可即便如此,曹芳深知自己进入职业门槛的局限。对此,他并不显得执拗,也没有太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他只说,保持着连续参加选秀的节奏,有这么一个目标在那里,权当做让自己维持积极的状态,对于结果,并没有“一定要选上”的得失心。

曹芳会这么说,一部分是因为他其实从未真正离开过篮球这一毕生的事业,做了许多周边工作。就算选秀失败,回到原本的生活,也是有篮球相伴的。曹芳的篮球精神源于街头,也最终回到了街头。这几年,曹芳以前CL街头篮球队为基础,重新组建了一支街球队,每年的各个时节,在全国各地组建巡回赛;办了自己的联赛,帮助上海、武汉、西安、兰州、长沙等城市组建自己的街球队伍,并在当地选出精英球队,组建成中国联队,赴纽约、西海岸打当地的街球联赛。

 // 对话曹芳 // 

记者:你致力于推广中国的街头篮球运动,想要传递出的观念是什么?

曹芳:我们联赛里有从职业球员退下来的球员,但大部分是像我这样的CUBA选手、周锐这样的街球选手,大家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登不上CBA的舞台,但我们也在共同努力创造非职业篮球的联盟。说到CBA,每个城市有他们的队伍,大家支持着自己城市的球星,如北京有马布里、孙悦、翟小川;但在街球界,很多球迷支持着我们,我、赵强、闫帅、张梓祎。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平台上的人,他们是职业运动员,我们是街头运动员,但我们也把自己当成了职业的街头运动员,也会每天努力训练、打比赛,穿着自己城市的队服,也会正面影响一些年轻人。

记者:在哪里能看到你们的比赛?

曹芳:北京在东单多一些,上海在洛克公园,武汉在汉阳江滩球场,长沙在NBA PARK,但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城市里有这些人在做这些事。我反而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更接地气的,很多学生没办法近距离接触到翟小川、马布里这些遥远的巨星,但他们会觉得我们很亲切,因为我们看起来和他们身材一样,经历一样,不够完美,但我们还在坚持着。其实我们的拥护度并不比职业队的球星低,我知道有些街头球员的微信公号、抖音、微博粉丝全方面高过职业球员。

记者:篮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曹芳:我离开学校2年了。我现在所拥有的东西都是篮球给我的。篮球给了我好的高中上,让我有机会读大学。篮球又让我读了研究生,毕业后又通过篮球找到了工作。篮球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已经融入到生活当中去了,可能除了家人以外,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篮球。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晓雯/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