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学子暑期调研滑板文化,结论有点意外
2019-08-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王卓雅 黄璐/文 受访者/图

你以为滑板文化仅仅是看似的叛逆、随意、放任?不,实际上,它更是执著、专注、不轻言放弃的代名词,是对坚持的决心和对强者的致敬。如今,滑板文化正从街头进入到校园,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

青少年如何认识和追逐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又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在青少年群体中不断发展的?12名来自东华大学“青马工程”的学生骨干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以滑板文化为切口,组成暑期实践团,深入培训基地、商圈、社区等青年聚集地,探寻流行文化中折射的青年思维。

滑板项目是极限运动历史的鼻祖,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体育观念,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潮流文化影响深远,其街头风格的服饰文化及行为艺术深植滑板爱好者的思维理念中,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与追捧,但也受到一些公众的误解和偏见。

“实际上,滑板人背后有一种精神追求,就算不断失败,他们也不会放弃,而是坚持到底,每次动作不成功都会想继续挑战、再来一次,直到将它掌握。”寻访中,实践团对话到上海市轮滑学校宋余蕾副校长,听其谈及滑板青年的思维与精神。

实践团获悉,国家集训队选拔滑手比较严格,重视滑手基本功的同时,也要看性格、看胆量。宋余蕾则已在数年里见证队员们的成长。

“作为官方机构,集训队有必须具备的组织纪律性,虽然队员们都有一种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个性,但并不像别人理解的‘不好接触’,实际上他们非常友好,而且在不断的练习、比赛后,滑板运动员的性格会逐渐变得更外向,沟通交流能力也会提高。”宋余蕾说道。

与此同时,实践团与上海市圈内知名的聚点滑板店取得了联系,从市场视角出发,进一步探究滑板文化趋势。

店长是一位资深滑板爱好者,她介绍,滑板衍生出的流行文化引发滑板爱好者的共鸣,最初接触滑板源于对滑板文化的热衷,后来因为滑板圈子的影响而坚持下来。滑板是个比较难的运动,但是它能够改变一个人,使人更执著、专注,不轻言放弃。

在上海市滑板运动聚集的滨江滑板公园,实践团还对不同年龄段的滑板爱好者进行了访问。受访者虽然穿着较为“另类”的潮流服饰,但他们却坚定地表示,滑板运动实际上非常和平,外界强加了所谓“夸张、叛逆”的属性,其实滑板潮流装扮不是为了刻意的渲染,而是对滑板文化的一种尊重。

实践团成员靳胜楠说:“学习滑板其实是一个相对困难的过程,在面对反复的失败中,个性被打磨得更坚韧,与我们之前所认为的滑板文化的叛逆、随意、放任,有着很大的不同。作为一种带有流行文化特质的运动,它不仅折射出青少年对个性的追求,更折射出青少年对坚持的决心和对强者的致敬。”

实践团员王卓雅也深切感受到滑板运动正从街头走进校园,“我们应该了解青年对流行文化的推崇心理,结合这些流行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唤醒大家的青春活力。”

据了解,实践团还将进一步对上海初高中、高校青少年做问卷调研,了解青少年对滑板流行文化的认知,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分析,并在设计上结合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科优势,将积极的滑板精神传递给越来越多的青年,让流行文化的朝气在青年人心中汇聚、生根。

目前,实践团已经自主设计了一些滑板及周边服饰设计图稿,这些设计图既贴近青少年多元的审美需求,又将“叛逆、甩帅”等街头滑板的刻板印象转化为“坚持、热爱”的青春元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王卓雅 黄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