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暑假走访上海滩老建筑,这群上大研究生试图追溯城市变革
2019-08-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受访者/图 

上海都有哪些老建筑?这些历史建筑又是如何保留下来的?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的一群研究生们,在今年暑假,走了一次“寻梦上海滩—上海城市记忆研习”之旅。

上海城市记忆不能被年轻人遗忘

 “林立的高楼大厦取代了传统的石库门,老上海的城市记忆面对的是被年轻人遗忘的事实,上海城市记忆的整理与保存迫在眉睫。”  

作为上海城市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保护已是上海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据统计,目前上海市已公布5批共计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郊区和浦东新区3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119处风貌保护街坊,397条风貌道路,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使得城市的基因和城市的文化记忆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存。

记忆是具有延续性的。上大学子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共设置了三条路线,分别从上海老建筑的保存与利用、海派文化建筑的理解与传承、近现代建筑的文化与碰撞三个角度对上海建筑记忆进行体验,探寻上海这座现代化都市背后的城市建筑记忆。

同学们说,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就是希望通过追溯近百年来上海城市建筑的历史变革,感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城市发展变化,试图从城市建筑变迁的角度构建上海城市记忆,并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记忆传承、建筑保护和利用进行思考,将古老而又年轻的上海展现给更多的人。

感受到了现代与历史的碰撞

在建筑A线,实践小组走访了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思南路及孙中山故居,参观了一系列上海老式建筑。在建筑B线,小组成员参观了徐家汇藏书楼、徐家汇天主教堂及上海电影博物馆,在海派文化之源的徐家汇,探寻海派文化建筑,感受海派文化特色。在建筑C线,实践小组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厅以及黄浦江夜景,感受到了上海新老建筑的激烈对撞。

短短的几日里,成员们走访上海老房子,寻找海派文化之源,感受黄浦江两岸新老建筑的激烈碰撞,在上海城市近百年的记忆中遨游,探寻隐藏在现代化都市背后的城市建筑记忆,挖掘上海建筑背后的故事和记忆,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变化和成长。

团队成员贾诗威告诉记者,来到上海读书后,虽然去过上海的很多地方,但从未想过从文化记忆探寻的角度去感受上海。“通过这次短暂的体验活动,让我在上海百年历史里遨游穿梭。从上海老建筑到海派文化之源再到黄浦江边的近现代文明碰撞,无一不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从上海的过客真正成为了上海城市记忆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老建筑的保护与焕新需要代代传承

在感受上海城市记忆的同时,同学们也开始思考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上海是如何逐渐找到城市的发展与老建筑保护的平衡点的呢?”

带着问题,实践小组成员与两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上海离退休老专家协会档案工作委副主任、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上海老房子俱乐部理事长娄承浩向成员们讲述了石库门的前世今生。通过学习交流,小组成员了解到,由于城市建设以及居住密度过大等问题,旧式石库门里弄面临着被拆除的风险,至2020年,根据“十三五”至“十四五”的旧城改造计划,现存的大多数石库门里弄将要消失。面对这种情况,上海市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性措施,如步高里原地改善型修缮、张园降低居住密度、田子坊保留建筑原貌适度商业开发、张园留房不留人,但是石库门保护仍面临一系列问题,需长久努力。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建议,应将石库门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范畴,有重点、分阶段地挽救濒危遗产。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将石库门申遗列入“十三五”规划,尽快推动上海石库门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上海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研室主任徐立勋副研究馆员则向实践小组成员们介绍了上海市建设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过程及其基本情况,向小组成员介绍了淮阴路姚氏住宅、沙逊别墅、小白楼、鸿德堂、武康大楼等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

“上海城市建筑的保护及记忆的传承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与行动,保护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最终要留下的不应该是毫无生命力的老建筑,更应该是鲜活的,与如今这个时代共同呼吸的活历史。”这是交流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活化’建筑记忆真的需要我们这代人共同的努力。”成员陈利萍说。

“探寻上海的城市建筑记忆,不仅仅是对老建筑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对新建筑的观赏与感慨,更多的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对上海建筑记忆做出贡献。”成员徐欢则这样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