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是“走出去就好”!三大维度解读上交世界巡演影响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受访者/图
毋庸讳言,曾经“中国文化走出去”走的是“包场”路线,租一个厅,所有门票都是赠票。然而,正在进行中的上海交响乐团140周年世界巡演,获赞“中国交响史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却完全不是一个噱头,所到之处,当地民众的反应、主流媒体乐评人的评价、合作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负责人的反馈,都真真切切地映照出上交这张“上海文化金名片”的含金量。上交团长周平感慨万分:“中国乐团走出去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最早的能走出去就好,到今天站在了世界顶尖音乐节艺术节的舞台上,每一步都有着不同的目标。上海交响乐团身为国内同行的‘探路者’,积累了大量经验。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有战略性地走出去,兼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才能感受彼此文化上的共振,激起世界的回响。”
最直观的是民众知晓度
北京时间今夜明晨,上交世界巡演的第四站——琉森音乐节演出,将正式在琉森KKL音乐厅上演。琉森音乐节作为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节,上交是继2017年之后再度登台。琉森音乐节在其已经公布的节目册上,把上交和柏林爱乐、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等乐团共同列为“顶级交响乐团”。
有一个故事,能够佐证上交这场演出的影响力——记者从酒店步行前往音乐厅时,路上一位外国人快步赶上来问记者“你是上海交响乐团的吗?”
这样的故事在此前的美国芝加哥站和英国爱丁堡站,也时常上演。在芝加哥站,上交参加的是创办于1904年的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夏季户外古典音乐节——拉维尼亚音乐节,这个音乐节堪称全球古典乐迷“朝圣”的打卡圣地,上交也是该音乐节100多年来首支“获邀”登台的中国交响乐团。对于上交的来访,芝加哥本地民众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演出当天中午,记者和几位乐队演奏员在酒店附近的商场购物就餐时,就遇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他热情地主动上来打招呼,问“是不是来自上海”,并表示知道当晚上交将和美国大提琴演奏家艾丽莎·韦勒斯坦合作,他热情地和演奏员合影,还告诉对方自己也热爱拉小提琴,虽然不是专业的,“但音乐一直在我心中”。
在世界级的“艺术之城”爱丁堡,上交完成了在大名鼎鼎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首次亮相。众所周知,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观众并非仅仅是当地人,来自全世界的观众是本地常住人口的5倍,而正是这些“来源构成”复杂的观众,买光了艺术节古典乐演奏的“主场”——亚瑟音乐厅的2100张门票!
各个分站民众对上交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也证明了上交近年来国际化进程的成功,这张上海文化金名片熠熠生辉。
苛刻的外媒乐评人打出高分
有不少经纪公司说,过去上交有“远东第一交响乐团”的美誉,而现在上交更是实力提升明显,跻身世界一流乐团的行列。不要以为这只是社交场上的客套话,“用实力说话”,是这次上交世界巡演最坦荡的地方,严苛的主流媒体乐评人也给上交的亮相打出了高分。
在爱丁堡,苏格兰《先驱报》给出了难得的4星好评,这对海外的交响乐团来说通常已经是最高的评价了。乐评人基斯·布鲁斯写道,“这支中国乐团的木管尤其是单簧管与韦勒斯坦完美平衡的演奏堪称绝配,尾声段落里余隆棒下的弦乐与独奏家也相得益彰。”
苏格兰年轻乐评人史蒂芬尼·汉弗莱斯更是给出了五星好评。他说,“音乐会结束时,观众席突然被爆发出的此起彼伏的‘Bravo’声和雷鸣般的掌声划破原有的寂静。”
另一家当地主流媒体《苏格兰人》也给予了四星的评价。该报称,“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简直是为上海交响乐团展示其辉煌灿烂音响度身定制的炫技作品。这支乐团是中国最古老的西洋管弦乐团,悠久历史反映在其凌厉延绵的弦乐中,反映在利落爽脆的木管中,反映在明亮锋芒的铜管中。”
此前美国两站的演出,上海交响乐团出色的现场演绎,同样赢得了媒体的一致赞誉。《华盛顿邮报》著名乐评人帕特里克.D.麦考伊称赞道,“伴随着这场音乐会开场时的新音乐(指《五行》)到历经过时间检验的、真真正正的西方经典作品,这次上海交响乐团在狼阱的首度亮相,无疑是他们璀璨音乐历史和卓越艺术传统的完美写照。”此外,拉维尼亚音乐节官方杂志用大篇幅的封面故事聚焦报道余隆和上海交响乐团。
巡演还未过半,包括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华盛顿古典音乐评论,英国《泰晤士报》、BBC等海外主流媒体在内,均对此次上交高规格的世界巡演进行了积极报道。
了解西方乐评人机制的古典乐爱好者都知道,乐评人都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表扬和批评都是独立完成“不可控”,也因此,这些评价也佐证了国际经纪公司对上交实力的认可。
合作艺术家和总监认可上交之音
在此次世界巡演过程中,上交在华盛顿、芝加哥、爱丁堡三站和当今乐团最炙手可热的大提琴家、堪称“明星”的艾丽莎·韦勒斯坦合作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在琉森音乐节、奥地利格拉芬内格音乐节和阿姆斯特丹三站,将和合作过几乎全球所有一流乐团的著名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一起,奏响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最后一站伦敦的BBC逍遥音乐节,则会和去年拔得利兹钢琴大赛头筹的华裔钢琴家陆逸轩合作莫扎特《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
这些合作艺术家怎么点评上交?在芝加哥时,艾丽莎告诉记者:“我以前多次参加过拉维尼亚音乐节,但这一次感觉很不同,和上交一起合作,我能充分感受到这支乐团还有余隆指挥的能量和激情。德沃夏克的这首曲子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更需要理解作曲家创作时那种思念、牵记的情感,上交处理得很到位。”
在琉森和上交一起排练时,和余隆已经有超过30年友情的齐默尔曼甚至会亲自指点乐手们,就像家人一样。“我很高兴能和上海交响乐团再度合作,排练时,我发现乐团这次的状态非常好。世界上优秀的交响乐团很多,上交不仅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良好基础,也有着乐团自己独特的性格,这让上交变得很特别。”他说,上交的特点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不仅是合作艺术家,邀请上交来访的各大音乐节总监,对上交也是赞誉有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古典音乐版块,一共有51场演出,云集了当今乐坛的一线豪华阵容,而艺术节音乐节目负责人安德鲁·摩尔对余隆率领的上交青睐有加,他表示:“上海交响乐团是中国最重要的乐团之一。乐团能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庆祝她的140岁生日,是我们的荣幸。”
琉森音乐节行政与艺术总监迈克尔·海弗里格则告诉记者:“两年前,上海交响乐团在琉森音乐节的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很乐意与上交建立起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及深厚友谊。琉森音乐节、琉森的观众也都很期待上交今年的再度亮相。”
总监们的话,或许有客套的成分,但主动邀请并且是多次邀请,则是对实力的高度认可。余隆在琉森就表示,“三年内能两度受邀亮相全球顶尖的琉森音乐节,体现了国际主流音乐界对上交实力的充分认可。乐团有着140年的丰厚底蕴,有勇于攀登高峰的不懈努力,有追求卓越、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乐团和音乐家的风貌,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