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人毕业,68人接续!上海“大骨班”培养一批批优秀青年
2019-08-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

历经一年的集中学习、主题教育后,102名大学生骨干今日顺利毕业,另一批68名大学生骨干将接续学习。

今日,上海市第四期大学生骨干培养班结业暨第五期开班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作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载体,上海市大学生骨干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第四期结业

活动、调研中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期大学生骨干培养班由团市委、市教委和市学联主办,复旦大学团委、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承办,共有来自全市60所高校的102名大学生骨干参与培训。

在过去一年中,他们接受了短期集中培训和长期锻炼培养。集中学习在延安开展,包括9次红色主题专题教学、5次红色主题体验活动和4次学员互动讨论教学。

在长期培养锻炼中,学员们参与了“英雄荣耀——寻找英烈中的乡贤校友”主题教育,观摩首届梦想杯辩论赛决赛等活动。培养期间,学员自行组队完成了一项社会调研。

身为其中一员,上海财经大学的李天航还记得,他们一起从上海到延安,从延安到梁家河,追寻延安精神;一起参观龙华烈士陵园、观摩上海学子纪念“一二·九”运动83周年主题歌会等,学习红色历史,歌颂青春年华。

在四个月的社会调研中,他们一起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一年里,我认真学习,也收获友谊。在将来学习生活中,我们更会把‘大骨班’所学落到实处,在大学生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让青春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据悉,2018年8月至今,第四期学员从共青团员发展为预备党员的有21人,从预备党员转正为正式党员的有19人,获得过市级及以上奖励的有52人。

第五期开班

讲座、寻访、论坛组成首次集中学习

第五期大学生骨干培养班由团市委、市委党校和市学联主办,共有来自全市62所高校的68名大学生骨干参与培训。本期“大骨班”采用集中学习实践和日常培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其中,为期三天的集中学习在市委党校举行,包含理论学习,拓展训练,现场教学,学员论坛等。

学员们将聆听讲座《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与思想历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与精神实质》,参与红色遗迹寻访,齐聚学员论坛,共话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上海交通大学的郭晨雨是第五期学员,对于此次培训,他充满期待。在未来一年的学习中,他表示,将全身心投入学习,求真学问,为践行使命苦练本领,也会下决心锤炼品格,立高远志,与伟大祖国同频共振。同时一定会守初心牢记使命,做实干家,将引领服务落细落小。“希望通过‘大骨班’,练就开阔的眼界,坚实的脚步,让内心更加笃定。”

据悉,接下来的一年还将组织学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进行多次集中理论学习和体验式教学等。

 【寄语学员】 

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团市委党组成员、挂职副书记戴冰等出席了本次仪式。戴冰在第四期大学生骨干培养班结业暨第五期开班式上对学员提出了三点希望。

他希望学员们能信仰笃定,做有理想信念的大学生骨干,真正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指出,作为来自沪上各个高校的学生干部,不能只看能力标准,更要注重政治标准和信仰标准。

戴冰表示,于家为国,要做有家国情怀的大学生骨干,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当下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未来将青春和汗水播撒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他还期望学员志存高远,做有责任担当的大学生骨干,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据悉,上海市大学生骨干班已成功举办四期,至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政治骨干。“大骨班”是学员们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安排,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干部们成为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素质全面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