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满足于做“跟班式科研”!上海大学研究生开学,校长“金句”来袭
2019-09-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上海大学/图

近日,上海大学2019级5000余名研究生迎来开学。开学典礼上,院士导师为这批新的科研生力军赠语:不能满足于做“跟班式科研”。

面对5000余名新生,上海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院士送上了四个“希望”。

“希望你们志向高远,勇于攀登。”刘院士说,希望大家在读研期间,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得一个学位,也不能满足于做“跟班式科研”,要敢于直面国家战略性需求,敢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敢于树立最高的研究标准,敢于碰硬嚼难,敢于向“疑难杂症”亮剑。要树立争创一流的志气,激发奋进有为的潜力,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极致,为改变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让你们的科研岁月成为青春最美拼搏时。

第二个希望是“不畏权威,敢于质疑。”“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要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挑战常识、挑战权威、挑战不可能,敢入无人之境、敢闯未知领域、敢破未解之谜,以创造性的方式对新问题、新发现进行研究,提出新解释、构建新理论。”

刘昌胜希望新生们能坚韧不拔、善于坚持。他说,在今后漫长而曲折的研究道路上,要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钻研精神。“什么时候都不要想着可以敲锣打鼓、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研究目标。要把‘坚持’扛在肩上,要有不畏艰难、不惧失败的勇气。”    

刘院士提出的最后一点希望是“心系家国,甘于奉献”。希望同学们能始终铭记自己作为中国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始终怀有作为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去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创新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让自己闪耀的青春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让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

导师的嘱托犹在耳边回响,社会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祖耀作为新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上大梦并提出要提高身份转变的适应能力、保持旺盛的科研探索能力、打造过硬的本领,勇担使命,成长为让上大骄傲的新时代青年。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向新生代表张祖耀同学赠送了校徽。与此同时,在座的各位新生们也纷纷将校徽佩戴至胸前。

曾获得校长奖学金及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2017级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晓作为在校研究生代表向新生们分享了她对科研生活的感悟。她把自己的收获与心得总结为三点:“自律自省是基础”“愈挫弥坚是升华”“情怀担当是指引”,鼓励大家珍惜未来三年的宝贵时光,在历练中成长,在挑战中飞跃,成长为创新型、实用型的时代新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上海大学/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