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困境儿童保障体系,上海让困境中的花朵快乐绽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图
今天是全国第四个“中华慈善日”,以“让困境中的花朵快乐绽放”为主题的“保护关爱困境儿童”系列活动上午在沪启动。当天,本市“关爱困境儿童专项基金”和“关爱困境儿童慈善信托项目”同时设立,将分别为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资助和优秀奖励。记者还从市民政局获悉,经过历时三年的努力,本市民政部门主动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已基本构建了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实际的困境儿童保障体系。
活动现场,一批知名社会公益慈善人士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社会各方力量关心关注关爱困境儿童,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学习进步。“中华慈善楷模”杨德广等人士还当场与17个品学兼优困境儿童的家庭结对帮扶,这些家庭均因家庭经济困难或父母重残、重病等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同时,由上海杨浦良友食品有限公司捐资100万元设立的“关爱困境儿童专项基金”正式启动,将用于资助困境儿童学业;由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捐资40万元设立的“关爱困境儿童慈善信托项目”,向40位品学兼优困境儿童发放量首批奖学金。上海慈善基金会在公开募捐网络平台联劝网上,为本市困境儿童每人拥有一个电子图书阅读器而发起众筹,呼吁全社会更多关注帮扶困境儿童。
据了解,上海目前因家庭贫困、自身残疾和监护缺失、监护不当导致陷入困境的儿童约5000余人。其中,对因贫、因病、因残等陷入困境的儿童,上海依托本市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充分用足相关政策,落实关爱保障。同时,针对因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而陷入困境的儿童,民政部门主动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构建了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实际的困境儿童保障体系。
据悉,近年来,本市建立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自2018年起,为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发放每人每月1800元基本生活费,为其基本生活提供托底保障;形成了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机制,建立了对困境儿童安全保护的闭环管理,编织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保护网络;推进了困境儿童工作载体建设。市级层面依托市儿童临时看护中心,各区依托区属福利机构或救助保护机构,均设有困境儿童临时照料场所,确保困境儿童第一时间得到安全妥善的照料;组建了困境儿童保障专业队伍。每个街镇(乡)设立儿童督导员,每个居(村)设立儿童主任,负责困境儿童的发现、走访、建档、关爱、救助等日常事务,成为关爱困境儿童的基层力量;积极开展了公益诉讼。2017年以来,先后实施了5例由民政等行政部门申请撤销儿童监护权的公益诉讼,用法治手段对原监护人遗弃儿童的行为进行惩治,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市民政局还透露,本市近期将进一步提高孤儿和困境儿童等基本生活费标准,确保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应保尽保”。对在读期间的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将一直保障到他们学成毕业。此外,民政等部门还将通过委托项目、孵化扶持、培育品牌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发展儿童福利类社会组织、社工组织发展。
相关
今天,由徐汇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区民政局、康健街道、长桥街道联合举办的徐汇区市民修身嘉年华暨七彩公益修身周主题活动之“微关爱·困境儿童圆梦公益行动”正式启动。
现场,徐汇区副区长谈琳、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吴秋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区代表机构会长冷旭生,市民政局慈善事业处处长张晓颖,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副处长吴宏等共同开启“微关爱·困境儿童圆梦公益行动”项目,共同关注关爱困境儿童。
“微关爱·困境儿童圆梦公益行动”从今年8月开始,将持续开展半年,包括微心愿征集、微心愿筛选、微心愿认领、圆梦微心愿和梦想再出发5大环节,项目除了征集徐汇区域内困境儿童心愿外,还将延伸至徐汇区西藏云南扶贫援建县的贫困儿童。
目前,徐汇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和区民政局联手,已征集了300余个微心愿,已有近百家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认领了其中的200多个心愿。活动现场,区域文明单位、爱心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和个人又认领了部分孩子的微心愿。该项目将于2020年“蓝天下的至爱”大型公益慈善活动中,向社会各界公布困境儿童圆梦公益行动落实情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