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夜降临航宇科普中心,体验“上天”的感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坐进飞机机舱听一堂科普课、在C919展厅揭秘国产大飞机诞生过程、模拟战斗机空战、VR登月体验、驾驶穿梭机……2019科学之夜大型科普公益活动,今起走进闵行区上海航宇科普中心,3天9场航空、航天科普体验活动,将为开学季的学生们注入新的活力。
主题为“翱翔蓝天 科学之旅”的本场科学之夜由上海科技节组委会办公室指导,得到上海市航空协会支持,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与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在上海航空科普馆户外展区、四个室内展厅、临展互动厅、科学小课堂,分设了翱翔蓝天科普游,玩转科学,科学小课堂等版块。其中10000平方米的外场,陈列着歼-8E、DC-8、直-5直升机、伊尔-14运输机等十余架不同类型的实物飞行器,以及中国运载火箭、鱼雷快艇等展示,每场活动期间,观众还可以亲自登上DC-8大型客机,并有讲解员现场揭开大型客机进驻科普基地的传奇故事。
在四个室内展厅,通过实物、模型、多媒体手段,展出着“走近中国大飞机”“寻觅人类飞行的足迹”“探索飞行的奥秘”等内容,活动期间3D影院还将滚动播放《漫游C919》、《气象万千》等科普影片。
在玩转科学互动体验区,为让大家动起手来,感受科学的神奇和魅力,9家科技科普互动展商将带来“音乐迷宫”、“小小宇航员”、“航空圆梦园”、“星球”造物实验行动、VR探索宇宙、纺博微课堂、华硕智能大家族等展项,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用环保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地球”、3D拼图、参与航空对战游戏、穿戴VR设备,体验登月、发现星座、宇宙冒险等虚拟现实沉浸游戏,用电脑和机器人编程,操控陪伴机器人、驾驶无人机飞行、编织中国结等。
此外,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为本场活动特地带来了九大科学装置和科学仪器,如风云三号D星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器、嫦娥三号激光测距敏感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密钥通信机等,希望让观众对中国的卫星、探月工程、空间探测器、火箭等科研工作,能有更感性的认识。
科学之夜现场特设的科学小课堂,紧扣本场活动主题,将邀请到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纺织博物馆、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上海地震科普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等多位老师及专家,带来太空探秘、飞机历史、私人飞行时代、航天技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航空航天纺织品材料、地震应急救援等内容精彩的主题讲座及互动,观众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参与到小课堂中,将进一步丰富航空、航天等专业知识。
主办方表示,在专门从事航空航天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举办科学之夜,就是期望在观众特别是学生心目中,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从小培养对航空航天、探索宇宙的兴趣。
本场活动通过上海科技节微信小程序“科技节活动”放出免费电子票,9月7日、8日双休日场次尚有部分余票可抢。每组到场家庭还将获得一张导览科学护照,通过现场集章打卡后还可抽取小纪念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