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要上百元!为了“不闻窗外事”,这些年轻人花钱把自己关进“小黑屋”
2019-09-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婷/文、图

不少都市年轻人大抵都想象过这样的空间:温暖的灯光、静谧的氛围、独属于个人的学习天地,在这里,可以暂离城市的喧嚣,尽情安排自己的时间。近两年来,青年人群对独属学习空间的渴求,催生出一间间付费沉浸式自习室。这些付费自习室体验感如何?收费贵不贵?近日,记者进行了体验式调查。

  = 花钱把自己关进“小黑屋” =  

  上海兴起沉浸式的静谧空间  

在徐家汇、环球港、万体馆、陆家嘴等上海黄金地标的几处商务楼里,嗅觉灵敏的商家为往来之客开辟了几处沉浸式自习室。“众学空间”便是这些付费自习室中的一个。

推开空间大门,就能看见地上灯光打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几个字。作为上海首家沉浸式学习体验空间,它在室内装修和经营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用作吃饭、休息等用途的公共空间,还是供来客全身心投入的自习室,装修风格都简单大方,自习室内的桌椅线条流畅干净、台灯色泽温暖,就连拉门都选择了毫无装饰的全白色。

张先生是这个学习体检空间的创始人之一,他向记者透露,如今的装修风格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大家来自习室都希望能够专注学习,所以我们不希望空间里有太多视觉干扰。所以无论是桌椅还是灯光,都尽量减少了装饰。”

此外,这里还主打“沉浸式”体验。当记者步入内部空间,立即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学习氛围,连脚步都情不自禁地放轻。走过一处配备齐全的茶水间,便可以看到三扇白色的门,门上分别写着:求知、探索和阳光。

记者入内发现,“求知”和“探索”内环境都比较昏暗,一个个小隔间里各有一盏亮起的灯,两者唯一的不同是,“求知”内可以使用电脑,时不时传来键盘特有的“哒哒”声,而“探索”内禁止使用电脑,环境更为安静。第三间“阳光”则顾名思义,里面的窗帘被全部拉起,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个客人身上,颇有些岁月静好的味道。

张先生介绍道:“‘求知’和‘探索’都是典型的‘小黑屋’模式,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黑暗环境,当他面前只有一盏灯的时候,注意力便会空前集中。而‘阳光’是徐汇店新增的,也是响应了部分顾客的需求。”

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的空间内只有学习,如果来客有餐饮需要,可以去公共空间。在张先生看来,虽然众学空间在硬件上只给来客们提供了一张桌子、一个椅子和自助式茶水,但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学习的氛围。

“人是群居动物,大家在一起学习时会更有感觉。此外,自习室还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心理暗示,就像在电影院只能看电影一样,自习室就是一个学习的地方。”

在参观完众学空间之后,记者相继走访了另外几家自习室,发现这类自习室普遍位于商务区,大多都是沉浸式的“小黑屋”模式,只是在价格和经营时间上存在一些差别。

记者了解到,沪上绝大多数自习室经营时间都到23点左右,不过也有例外:“石光24小时”自习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店内正常营业时间是10:00-22:00,但在提前预约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通宵服务。此外,位于四平路上的“时不我待自习馆”提供22:00-次日9:00的通宵服务。

   = 真正的免除干扰 =   

  沉浸式自习室为年轻人的需求而生  

林小姐是自习室的常客,她向记者表示,第一次知道自习室的概念,是在韩剧《请回答1988》里,里面的主角经常会到自习室里学习,所以当得知上海也有了自习室后,便立即去体验了一回,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她说:“我主要是喜欢上了眼前只有书本的感觉,在那里,我的面前只有一盏灯,和一盏灯下的书本。”

当代的年轻人,晚上临睡前是手机屏幕,早上睁开眼还是手机屏幕,注意力被一条条推送给占据。在林小姐看来,虽然专门来到自习室是一件带点“形式主义”色彩的事情,但她通过这个行为,能够真正地放下手机,沉浸到知识的海洋中。“一般自习室都有寄存东西的地方,我会先把手机寄掉,可以免除干扰。这是我在家里没办法做到的。”

张先生也表示,当代年轻人的确需要一个专门用于学习的空间。在自习室出现之前,想要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是很难的。上班族们已经毕业,无法再进入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总是一座难求;咖啡厅也是人满为患。此外,多位受访者向记者反映,他们所租住的无非是公寓内的一个房间,很难在住所找到独立静谧的学习空间。

记者调查发现,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催生自习室的一大原因。在众学空间里,公告栏处张贴有一张名为“徐汇店八月学习时常榜”的榜单,榜单中将来客的昵称、学习目的、学习时长都一一标注清楚,并将学习时长位居前十位的来客昵称从高到低排在榜单上。张先生介绍说:“主要是起到一个激励作用,很多客人甚至在看到榜单之后才知道他们原来有这么努力。”

努力是当代年轻人的常态。王小姐从事会计工作,为了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每个周末都会到自习室静心学习,就连平常的工作日,如果能抽出时间,她也不“放过”自己。因为她能在自习室里找到上学时的状态,能够更加投入。

   = 一天花费上百元 =  

  用金钱“买”时间,你怎么看?  

目前,这类自习室的商家大都推出两种消费模式供来客选择。以众学空间为例,有储值卡和不限时卡,储值卡在无优惠的情况下是15元一小时,一天下来以6.5小时封顶。也就是说,如果以储值卡在众学空间内学习,一天的花费最多是97.5元。

其他自习室的经营商家也大同小异。“时不我待”自习馆半年的不限时畅学卡售价为4752元,“不及格才怪”自习室价格稍低,半年不限时卡售价为3800元。此外,“时不我待”自习馆一小时收费也是15元,而“不及格才怪”每小时收费10元,一天收费50元。

就价格问题,王小姐透露,之所以能够在自习室更加自律地投入学习,价格也是一个因素,“毕竟价格并不便宜,也不想浪费。”她同时向记者表示,虽然她向周边的姐妹们都“安利”过自习室的模式,但身边朋友还没一个愿意去自习室,“她们觉得还是太贵。”

林小姐也向记者表示,她也觉得价格上的确偏贵,一天下来要上百元钱,价格和钟点房相差无几:“不过当时间每分每秒都和钱挂钩,就开始知道时间有多宝贵了。”

顾小姐以前是律师助理,目前处于脱产备考阶段,她告诉记者,其实花钱来自习室并不是为了桌椅等硬件设施,更多的是为了融入到安静专注的学习氛围中,“在自习室里多是和我一样备考的年轻人,由于大家都有着一样的目的,就会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她还表示,相较于图书馆等学习环境,她感觉在自习室内学习效率更高,能够全程处于一个高度精神集中的状态。“而且这类自习室地处都在中心地段、比较方便,所以综合考虑下,价格也就可以接受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婷/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