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变成了《一元钱》?儿歌“涨价”后,网友吵翻了……
2019-09-10 文体

新浪微博/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这几天,网友为一首儿歌吵翻了!大家都知道,《一分钱》是一首流传几十年的经典儿歌,但现在网友发现很多新出的儿歌集都悄然将这首儿歌改成了《一元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变成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有网友对于这种改法很不买帐,认为“毁童年”。

然而,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书市中调查发现,《一分钱》改成《一元钱》并不是单个行为,不少新出的儿歌集中都不约而同地做了这样的调整。暂且不论这样的改变有没有得到儿歌原作者潘振声家属的同意(著名作曲家潘振声2009年去世,目前作品还在版权保护期内),是不是涉嫌侵权,单说儿歌是否要与时俱进,就值得一番大的探讨。有网友认为现在要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硬币的概率真的很小,之前有人改成过《一毛钱》,现在则是《一元钱》,而随着网络支付的普及,估计以后捡到一元钱的可能性也很小了,因此对于这样的做法予以理解,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尊重原作,不尊重经典”。

随着时代的发展,儿歌与时代脱节的情况并不少见。《小燕子》也是一首经典儿歌,不过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几乎看不到小燕子了。于是出现了类似于这样的改编版“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对经典儿歌进行随意改编,尤其是一些恶搞,显示是不值得提倡的,但这股改编之风也反映了这样的现实——经典儿歌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代的经典,当今时代的经典儿歌还很少,孩子们正在经历一个漫长的真空期。

不久前上海一家儿童出版社启动了新童谣的征稿活动,但是从征集上来的作品来看,这些童谣能否成为传唱的经典,主办方自己也没有很大把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童谣的创作必须要贴近当今孩子的生活。可问题是,现在创作童谣的作者并不算多,因为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童谣是“小儿科”,评不了大奖也没有客观的收益,所以作家们都希望去写大作品,结果导致儿歌成为了被忽视的领域。

让人觉得欣慰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儿歌,比如关于垃圾分类的沪语童谣“侬拍一,我拍一,撒额么是湿垃圾?侬拍一,我拍一,西瓜皮是湿垃圾;侬拍二,我拍二,撒额么是干垃圾?侬拍二,我拍二,塑料袋是干垃圾;侬拍三,我拍三,撒额么是湿垃圾?侬拍三,我拍三,香蕉皮是湿垃圾”等。尽管这些童谣的沪语使用是否规范,这种普及生活常识的方式是否会受到孩子欢迎,依旧值得观察,但至少我们能看到这些童谣并未拾人牙慧,而是带着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努力尝试去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