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元帮你“代追”心仪的TA,恋爱也能被外包?
2019-09-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网络截屏图

八天私人定制挽回挚爱,“代追”男神女神,一对一跟踪指导课程。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只需花费区区520元,就能让心仪的TA对你另眼相看。如果你下血本花费5200元,还有“帮到底”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在某平台上输入“代追”服务,立即出现了不少店铺。行情价在50元提供半小时语音(或者一小时文字咨询服务)。这些店铺的月销量从0到数百单不等。

几十家电商提供“代追”服务

情感咨询、挽回男女朋友、恋爱指导咨询、挽回婚姻……昨天,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栏里找到了几十家提供这些服务的店铺,并以想要“代追”心仪男生的名义咨询了数家店铺的客服。随后以微信的形式联系到了情感分析师江老师。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江老师十分警惕,基本都用语音的形式回复。江老师表示,他们提供的主要还是追男孩和女孩的方法和技巧。当记者表示,是否可以将微信由情感老师代为管理时,对方强调说,微信内容涉及个人隐私,万一出问题负不起责任。但记者可以把聊天记录复制给导师,让情感导师帮忙回复。

“如果全程由老师代为回复,见面了见光死怎么办?”针对记者的疑问,江老师表示,追求心仪对象不是光靠聊天,需要当事人去领悟和执行导师的方法。只要用得得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解一些恋爱上的难题。

为了促成记者下单购买服务,江老师还强调说,他们的导师都是非常专业的,大多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而且老师都是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我们每次都会安排同一个导师提供点对点服务。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教你如何准确追求异性。”

随后,记者又以对某男士一见钟情,但不晓得如何追求对方为由找到了另一家提供“代追服务”的店铺,并联系上了情感金牌导师王老师。对方显得十分“尽责”,从认识多久,到被追求者的条件,甚至对方的朋友圈都要悉数了解。

在整个沟通过程中,王老师显得善解人意,强调说,“第一印象很重要,而且第一次沟通也很重要。”

王老师甚至还提出,希望看到记者的照片和朋友圈截图,以便了解记者的优点和缺点,便于可以了解如何才能吸引对方,通过对方的行为举止来制订代追计划。末了,王老师甚至还催促说,“老师给你分析下,咱们做一个好计划以免他被别人追走。”

八天收费520元,“包追到”5200元

绝大部分的客服在接到咨询问题后,会让记者加情感咨询师的微信,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

“八天私人定制挽回挚爱,代追男神代追女神,一对一跟踪指导课程”。记者找到了一家号称八天可以追男神女神的店铺,向客服人员证实是否可以在短短八天内追到男神。对方的回答是,需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才行。所谓的八天是指培养好感。记者随即以“好感距离追到手还很远”为由,询问有否包追到的服务。客服人员回答称,帮到底的服务价格是5200元。如果没成不退费,但该收费没有服务周期限制,购买者可以选择其他的恋爱目标。

“是不是意味着我追求第一目标人选失败了,可以帮忙追其他人。反正一次性收费5200元对吗?”对于记者的疑问,对方的回答是“是这个意思”。

记者还找到了一家提供包月服务的店铺,其收费为2400元/月。该服务的咨询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由某资深情感专家通过语音或电话一对一针对性指导咨询,包括原生家庭分析法、女性心理分析法、认知心理分析法、行为心理分析法、性格心理分析法等等。该资深情感专家还贴出了百度搜索,称自己的名号很响,关键词搜索有10万多条。

 代追服务靠谱吗? 

”吃瓜“群众有话说

白领刘小姐:这种服务很有问题,代追到了男神女神后能否真正给当事人带来幸福。打个比方如果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追到我,最后线下相处时我发现对方是一个低情商的人。我会很生气。

白领曹小姐:代追服务听起来就很不真诚。这年头连追求都不肯自己出马。当然了,考虑到有些男生实在太直男了。如果在购买这项服务的过程中,他提高了爱商,将一些常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自己学会追女孩,而不是以后经常性地依赖这项服务。那我觉得这项服务还是有自己的价值的。

白领万先生醒醒吧!现在是2019年啦!现在年轻人的状态就是喜欢就去追啊,直接上去表白啊!感情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什么自己喜欢的人却要花钱请别人帮忙追,万一被人撩跑了岂不是得不偿失。哈哈!

白领Rayven:我觉得这件事可以从两个方面分开看:其一,现代人的消费观和情感观都有很大的变化,思想的逐渐开放和对待新事物的强接受能力也让“代追”服务有了一定的市场;其二,感情说到底是两个人的事,自己追还是“雇人追”只是工具或者手段,真正长久的感情一定是两个人互相认可、互相喜欢、互相包容才行。

 律师这么看 

“代追”很荒谬,整个过程充满欺骗

上海市律协社会公益和法律援助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张玉霞表示,“代追”服务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不存在很多法律风险,但其实整个过程中充斥着欺骗,可以说它和违法犯罪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在法律上比较难以界定,打了一个擦边球。既然是“代追”就是有明确情感指向目标。在我看来,情感沟通交流是双向的。“代追代聊”本身就很荒谬,难道购买服务的当事人不觉得自己像一个“第三者”吗?

可以说,“代追”服务提供的是情感型的合同服务,这个和房屋买卖合同不同。“代追”服务其实没衡量标准。本身恋爱成功与否就很难定标准,到底是领证还是恋爱意味着代追成功都存在异议。更何况了,就算两个人在一起也未必意味着一辈子在一起。撇开法律不谈。我个人觉得这件事挺不靠谱。

人和人的关系本来具有不可替代性。恋爱不是摘果子,你代我摘果子,果子就是我的了。依靠套路追来的关系不是真正的良性的关系,接下来两人的相处才是关键。我们看到很多年轻小夫妻离婚,很多就是因为感情基础不牢固造成的。况且,倘若连追求都假手他人,当事人还能享受什么爱情的乐趣。当事人的动机十分可疑,到底是为了爱情还是另有其他目的。

可以说,“代追”服务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肯定有自己的市场。就像前几年出现的小三劝退师,不能说从业者违背公序良俗。但倘若现在有关部门不对这一行业做相应的约束,任其野蛮生长,不排除可能会衍生违法犯错行为。因为咨询机构知晓当事人的隐私,一旦没有守住底线,可能从民事的合同纠纷,变成刑事案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网络截屏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