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这群青年学子,想把中国乡村的改变大声告诉全世界
2019-09-1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除署名外) 上海教委/视频 杨诚/后期制作

“青年只有走进乡村,去感受,去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热爱这片土地。”作为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第一任社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三年级学生颜思敏,肚子里装着一箩筐有关青年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开展社会实践的生动故事。她想代表同济青年,向祖国的美丽乡村告白。

2019年8月,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在浙江德清镇村现场调研指导。

== 师长勉励 ==

不能总把目光盯着城市

“90后”“00后”的青年大学生们走入田间地头开展田野调查,围坐在灶火边与乡里乡亲唠起家常,通过掌握的一手资料,总结中国乡村建设经验,向同龄人、向世界宣传推广乡村建设“中国模式”。这是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成立之初的一份愿景。

作为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第一任社长,颜思敏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夏天,她接到导师赵民教授的消息,匆匆结束了本科毕业旅行,用半个小时收拾了行李,辗转来到浙江省安吉县的天荒坪镇,与正在当地田野调查的老师同学们会合。

这是这个城市里长大的姑娘第一次接触乡村。她和同学们一起,拿着问卷,竖着耳朵,听着略带乡音的老村长自豪地为大家介绍起这些年村里的种种变化。处暑三伏,女生顾不上打伞遮阳,男生擦汗的毛巾湿了又干,一天几十次访谈做下来,光是音频、视频资料就占满了整个硬盘……

时光终于走进一个周六。年轻的村干部拉着年轻的大学生们,去村里的电影院看了场红色电影。晚间10点多,电影放映结束,在走回民宿的路上,听着田里的蛙声、抬头看着夜空的星星,颜思敏心中,这就是美妙的乡村生活吧!

2018年4月,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带队在黄岩调研学习。

慢慢的,颜思敏深入了解到同济大学著名“布袋教授”杨贵庆的故事。杨贵庆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我们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不能把目光总盯着城市,要不怕苦、不怕累,走到乡村中去……”

八年前,怀揣着乡村梦想的杨贵庆来到浙江黄岩,决定以沙滩村作为第一个实践案例,探索一条符合当地发展的乡村振兴之道。八年来,“布袋教授”的日程好像是被无数次复制、粘贴一样,一月两次,一次三天,就这样,他往返于上海、黄岩两地的火车票已攒了厚厚一叠,而过去陈旧、破败的沙滩村如今也是旧貌换了新颜。

去年4月,指导老师鼓励颜思敏等学生,跟随杨教授的步伐,前往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进行调研、学习。在黄岩,杨教授挽起裤脚,手执竹竿,如数家珍地为同学们介绍起村里的活动室、戏台和广场,老师的身体力行深深地感染了颜思敏,让她意识到当代大学生应该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正是在那里,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成立了。颜思敏毛遂自荐,成为研习社第一任社长。

2019年7月,同济大学乡村振兴青年讲堂。

== 社团集结 ==

让乡村不再是一个“数据荒漠”

作为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生社团,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成立之初便迅速向全校发布了“集结令”。首次的招募成果,让颜思敏倍感振奋——他们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来自全校12个专业的近80位同学,形成以“乡村振兴研究和实践”为主旨的大学生跨学科学术团体的最初雏形。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一片热忱,社团请来具有丰富田野调查经验的专家教授和博士组成专业导师团,作为指导田野调查的“推进器”,又通过搭建跨学科交流与实践的平台,系统培训、周密布置,让每一位青年学子都能带着满满的信心、足足的干劲,走进乡村进行调研,成为“乡村振兴”的“扬声器”。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很快,颜思敏感受到,从各级政府到乡里乡亲,从就在身边的同济院士到青年教师,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地推进着乡村建设。

然而,相较于城市来说,乡村一直是一个“数据荒漠”。这对于研习社来说,不啻是难得的调研机会。虽然难度巨大,但“乡村振兴,青年责无旁贷”。

2018-2019年,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的足迹。

在过去的四个寒暑中,研习社先后有23支实践团队分赴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地18个县市的100余个乡村进行了田野调查。其间,学子们对300余位关键性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相关部门、企业访谈超过190次,发放有效问卷3140份。

这些努力和付出,都为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学生们也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同济经验和同济案例,并将成果通过分享会、讲座和论坛等传播开来。

如今,研习社已逐步建立起类型丰富、模式多样的案例库。其中,既有“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溪龙乡、“小家电王国”周巷镇、民宿产业的发源地莫干山镇,也有“党建引领”的傅家路村、“企业家治村”的万安庄村,以及以“慈孝文化”为特色的孙家境村等等。

鲜活的案例,质朴的经验,为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典例研究、类型研究打下了基础,为描绘乡村产业振兴模式的代际图谱总结了规律,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019年5月,同济大学李翔宁教授与协助布展的同学们在柏林“我们的乡村”展览现场。

== 成长担当 ==

“我们的乡村”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今年5月,颜思敏正在柏林工业大学参加双学位项目时,正巧遇到同济大学李翔宁教授带着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我们的乡村”来到柏林,在世界著名的独立艺术机构与展览空间Aedes开启全球巡展第一站。开幕式时,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陈建阳激动地表达“等了好久”的期待之情。

这是中国乡村第一次以高规格展览的形式在世界舞台上完整而全面地呈现。作为一名留学生,当看见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学者、艺术家和市民们充满了整个展馆,好奇、惊讶与欣喜在他们的脸上变换着,颜思敏心中升腾的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人群中,颜思敏还碰见了她在德国的设计课老师,他径直走过来,兴奋地与她握手,并且告诉她,觉得这里的一切太不可思议了,有机会,他一定要去中国的乡村看看!

“我知道,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乡村衰退的问题已成为一种全球趋势,即便是在德国,在欧洲,在发达国家的农村也都面临着乡村人口流失、老龄化、经济萎缩等问题。然而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逆转乡村衰败难题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积极应对世界乡村问题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回答。”颜思敏感叹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施培琦/摄

今年9月开学,颜思敏已是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回望这一路,她直感叹,此前根本没有想过,研习社的理论研究和田野调研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从零开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在乡村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上。”颜思敏记得,第一年,团队调研《探寻“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的源头智慧——环境规制下浙江、福建两省乡村转型实践研究》,就获得2018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的一等奖,这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与此同时,这些带着温度行走田野的经历还影响到了颜思敏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方向。“我的细分专业方向是偏宏观的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但是,我最后选择了围绕镇村进行我的毕业论文写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有所作为。把小我融入大我,做新时代的追梦人!”颜思敏坦言,很多人像她最初一样,对乡村并不了解,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研习社都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

“我们这一代,很少人能有真正的乡土情怀了,但那是中华民族的根,我们不应该遗忘它。然而,不走进去,不和村民接触,我们也没法真正理解这种情怀。我希望,未来我们社团能够更好地成为其间的桥梁,影响更多的青年人。”颜思敏这样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除署名外) 上海教委/视频 杨诚/后期制作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