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南京东路步行街成了,年轻人最热衷的潮流打卡地
2019-09-20 上海

南京步行街上人来人往。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今天,南京路步行街将迎来其开街20年的生日,9·20就爱你,如今的南京路步行街,“老地方”正在呈现越来越多的新变化,已经是一处妥妥的潮流打卡地。

迭代升级中的南京路步行街正在颠覆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习惯网上购物的年轻人也开始享受逛街购物的乐趣。最新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南京路步行街年轻客占比达六成以上,且“90后”客群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占比最高,“00后”客群占比则由2017年约20%快速上升至去年超过30%。本地化、年轻化成为20岁南京路步行街上客流的最典型特征。

青年报记者 吴缵超

 - 20年光阴 - 

南京路步行街承载着上海人的情怀记忆

在整整20年的时间里,南京路步行街承载着上海商业发展轨迹和上海人的情怀记忆。

住在南京东路街道的一位90后说,小时候每到周末,父亲都会牵着她的小手逛逛南京路步行街,她知道在这里可以买到好看的新衣服,可以吃到上海所有最好吃的东西,泰康、真老大房、邵万生、三阳、杏花楼、新雅、功德林、沈大成等老字号打小就倒背如流,“看热闹、轧闹猛”,这里还是闲逛的好去处。一旦外地有亲戚来上海,也是第一时间跑去南京路步行街大采购。

上周中秋节时候,她特地带了儿子一家三口逛步行街,还叫上了父亲,坐着观光车逛逛如今的南京路步行街,三代人可以各取所需,吃喝玩乐样样不缺。

黄浦区商委的人士说,其实南京路步行街一直在改变,即使一度遭遇电商冲击,而从20年轨迹发展看其实也是上海商业发展的一个典范。

一些细节上也被人津津乐道,早年南京路百货公司内的厕所采取收费制,步行街开街后,厕所逐步实现了免费开放,市民进来上个厕所,顺带会有消费行为,商家也慢慢感到其好处。还有就是营业时间的调整,为方便市民下班购物,南京路上所有的百货公司营业时间调整为上午10点营业到晚上10点,这个一直保留下来的规定使得这条步行街能够做到“流光溢彩”。

该人士称,正是靠着创新求变,20岁的步行街对整个上海的商业业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而在南京东路步行街建成后,更是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取经的“样板街”。

 - 迭代升级 - 

让年轻人驻足、中年人光顾、老年人怀旧

伴着南京路步行街一路走来的还有周边的商家,提到南京东路步行街就不能不提的是第一百货,也是上海最早使用自动扶梯的商场。

上海人对“第一”是很有情结的,多个年龄段的人对其有各种叫法,比如中百公司、市百一店以及第一百货,现在市百一店和东方商厦南东店“合二为一”已经更名为“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如约归来的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不做只能用来怀旧的“旧商店”,而要做有底蕴、有故事的新地标。

第一百货商业中心总经理范立群说,“把两个特别传统的百货商店转型为购物中心,这个转变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商业中心内部的结构来讲,在整个空间的释放上和转型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消费者释放了空间,整个经营面积和转型前相比少了,但是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新型的商业体,这是值得的。”

范立群表示,转型之后引进了更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让年轻人进了一百之后有惊喜,现在很明显的是有更多的年轻人来第一百货商业中心更多了。

老字号张小泉也见证了南京路步行街的变化,张小泉总店的门口还放着早年上海市民赶来购买汤婆子排起长龙的照片,据说一个礼拜可以卖出5200个,相当于一年的量,最多的一天共卖了808个,仓库里的产品全都售罄,仍然供不应求。

记者看到,这家店现在还是人头济济。如今即使是最传统的剪刀造型也在变,张小泉总店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其鎏金工艺的剪刀就卖得很好,鎏金岁月二件套成为今年上海特色伴手礼。还针对年轻人推出了婚庆聚宝盆等等,而当年排队购买的汤婆子同样也受到了年轻人的喜欢,购买者一半是年轻人。

经过这两年的迭代升级,2018年南京东路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达1.5亿人次以上,其中本地客群比重不断提升,占比达到45.51%。

南京东路步行街,“让年轻人驻足、中年人光顾、老年人怀旧,让各方游客留下美好记忆”的目标正在达成。


青年报记者 吴缵超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