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直文化”正能量,编程首次进入“振兴杯”,参赛者平均年龄25岁
2019-09-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除了服装设计、机修钳工等传统项目外,今年的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首次引入了计算机设计。振兴杯上海赛区(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工种)初赛选拔现已开始,互联网团员青年大集结,一场两新领域的头脑风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9月20日,为了以培养知识、提高技能、选拔优秀计算机青年人才参加“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为目标,以赛促练,振兴杯•虎扑编程马拉松大赛正式开幕。本次马拉松大赛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主办、虎扑(上海)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年轻与活力是本次参赛选手最大的特点。本次比赛共有22支队伍,87名参赛选手参与,平均年龄为25岁。根据比赛负责人介绍,最小的参赛选手是一位大二的在校学生。在比赛中,年轻的程序员们表现出积极面对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合作创新,不言放弃的精神,扭转了社会大众对程序员颓废,“丧”“宅”的偏见。虎扑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编程马拉松来传递“直文化”正能量,倡导青年人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颓废的生活方式“丧文化”绝缘,积极向上,勇于挑战。

编程马拉松大赛的主题为“不忘初心、无限创新”。作品形式不限,Net、Java、App、H5、微信小程序都可以成为交付对象。选手的创意将在为期三天的封闭式比赛中得到充分的施展。“三天的高强度创作,团队的配合尤其重要。这不光是脑力的比赛,更是体力的竞争。”一位参赛者说。

记者观察到,充斥着键盘敲击声的马拉松大赛的现场也有女性程序员的身影。“枫桥夜泊”队的队长高艺嘉就是一名“程序媛”,她已经从事了三年的程序设计工作,并将在赛场上和团队一起制作一个线下约球的APP。“这是我们团队第一次参加编程马拉松大赛,之前有看到过振兴杯的宣传。线下约球这个创意是我们团队集中想出来的,希望能获得好成绩。”

据了解,评分由选手互评、专家评分、嘉宾评分构成。评委将依据技术创新、形态创新、完整度、表现力、技术含量等方面进行考核。一个好的参赛作品既要在程序上跑得起来,又要再呈现上直观美观。

评审分为海选和决赛两个阶段,海选阶段由所在团队的技术领队将在9月22日10:00前提交最终决赛名单,决赛阶段每个团队展示时间为15分钟。

在9月22日下午的决赛评审结束后,评委将选拔4名种子选手参加“振兴杯”大赛。

为进一步落实“振兴杯”相关要求,上海团市委自今年6月以来,积极组织、精心谋划、统筹做好初赛人员选拔、集训动员、互学交流、宣传服务等准备工作,紧扣“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主题,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在广大职业青年之间营造了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

今年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将更加主动对标世界技能大赛、服务世界技能大赛。“振兴杯”也将接轨前沿的技术和创意,为两新领域技能人才搭建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