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上海 | 三蒸九煮十八晒,双面香云纱丝巾,开启你的精致生活
2019-10-08 上海

== 编者按 ==

你来到上海这座城市,在梧桐树下张望老城厢里的弄堂,在豫园里等待一口小笼包的美味,在外滩仰望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回首就是百年历史的海派建筑群;你一路前行,与各种各样的上海相遇……但最终,到了离别的那一天,你将如何珍藏这段旅途?你又会选择从这座城市带走些什么呢?

跟随青年报·青春上海的脚步看看上海消保委推出的“2019上海特色伴手礼”吧!一套碟、一块糕、一盏茶、一块皂……皆被赋予了精致包装,承载着百年历史和海派文化,携一路上海美景而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10月3日起推出“你最上海”系列报道,记者将带您探访这些城市“宝藏”身后的创造者,寻找每一件伴手礼的过去和现在,聆听它们的设计故事和工艺奥秘,感受其中“海派匠心”的上海韵味。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 周紫薇/图、视频、剪辑 杨羡之/策划

香云纱曾是上海海派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香云纱历经三蒸九煮十八晒,全程手工制造,使用纯天然染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因纯天然染料的缘故,香云纱色泽单一,如何创新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今年,开开推出香云纱双面玲珑丝巾系列,一面采用深沉优雅的香云纱,另一面采用鲜艳亮丽的桑蚕丝。这款丝巾,在2019年上海优选特色伴手礼名录中,位于榜首。

  薯莨汁液 天然染料  

宋庆龄女士对香云纱情有独钟,张爱玲对香云纱也是钟爱有加。备受钟爱的香云纱有着十分接地气的“出生背景”,历经洗晒磨煮莨汁、草地上高温晒干人工涂满泥浆三大环节。上海开开制衣公司副经理顾毅来向记者介绍,开开香云纱双面玲珑丝巾,沿袭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独特的染整技艺全部由手工操作完成,主要有浸、晒、洒、封、煮、过乌、水洗、摊雾等多道工序,“三蒸九煮十八晒”,制作工艺难度极高。

古人很早就发现,薯莨榨出的汁液具有杀菌防腐的功效。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今赭魁南中极多,有汁赤如赭。赭魁说的就是薯莨,是种纯天然的染料。

磨煮莨汁是个辛苦的环节,师傅们早上三四点就要起床。在长时间的煮磨薯莨后,师傅们的手经常会磨破,甚至流血。薯莨绞榨后,再用竹笼捞出残渣,就得到了薯莨汁。薯莨汁调制的好坏,决定了香云纱成品最终效果的关键所在。薯莨汁浓度的把控,无法用机器预测,全靠师傅的经验来判断。一旦细微之处有点马虎,就会影响整个香云纱的品质。

顾毅来表示,香云纱的每个制作细节都要做到极致,“就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面料浸泡在煮莨汁的时间,只能靠师傅的经验来决定。木制水槽中装满调制好的薯莨水后,师傅们将纱绸料浸在水槽中,浮起的部分需要不断按入薯莨中,这样每一个丝孔都能充分沾染上薯莨的汁液。整个过程完全靠人工操作。

受访者/图

  阳光暴晒  高温回锅  

香云纱晒莨这道工序,需要天气的加持助力。充足的阳光,30多摄氏度的高温,是晒莨这道工序必备的两个气候条件,也是香云纱染色过程中,最受天气影响的环节。面料的晒制需要三十五天,晒到薯莨汁渗到丝里面。师傅们将早已浸泡好的纱绸,在草地上铺开。这些宽约1米,长约20米的纱绸,平整地铺开、拉紧,并利用竹竿和小木桩,将其固定在草地上,在阳光下暴晒。

晒莨还需要一片好的草地,草种的选择很有讲究。既要柔软,又要能承载一定的重量,不会让纱绸变形。同时,草地还可以使纱绸不直接接触地面,从而保持稠面的清洁,而且便于浸染后的纱绸,在阳光下缓慢地蒸发。

一旦雨水冲刷,会让纱绸上的薯莨汁变得不均匀,影响产品的质量。薯莨汁只有被慢慢地吸收、蒸发,才能让丝绸有一定的纤维和色牢度。被雨水冲过的纱绸必须重新回锅。这个时候就是煮稠,煮稠需要师傅凭借经验来掌握烧炉的时间,薯莨水烧至45到50摄氏度的温度时,就可以将纱绸浸入锅中。在煮的时候,师傅需要不停地搅拌香云纱,让纱绸更均匀地吸收薯莨水,防止纺织纱绸时经纬线之间形成的网眼被堵塞,影响香云纱的透气性能。

  泥浆洗净 一展芳华  

在香云纱诞生的制作工艺中,如果说阳光暴晒和高温煮洗是香云纱的第一道磨练,那么香云纱经历了在河泥中跌打滚爬后,一展芳华。

过河泥,是香云纱面料制作的一大特色。并不是简单地把布料放入泥土中,而是人工把泥涂到布上,通过河泥中的铁和香云纱发生化学反应,让纱绸变色。河泥首先经过筛网的过滤,留下颗粒细小的泥浆备用。这些看似无用的河泥,在香云纱的染整工艺中,是非常重要的原料。

香云纱还只是半成品,还需要经历过泥这道重要的工序,才能完成最后的蜕变。过泥,需要细致和耐心,同时讲究集体协作,工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河泥均匀地涂抹在纱绸上。涂抹河泥这道工序却要避免阳光,河泥涂抹均匀之前,日照会使纱绸的表面变得斑驳,影响质感。师傅先用工具将来自河床的河泥,涂抹在纱绸晾晒的一面,涂抹的过程必须平整。历经繁琐的制作过程后,开开香云纱“双面玲珑”丝巾轻灵飘动,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绿色环保。

  创新设计 “双面玲珑”  

以前香云纱丝巾大多颜色、图案相近,很难吸引到年轻的消费者,如何推出一款颜色丰富、图案新颖的香云纱丝巾伴手礼?

香云纱“双面玲珑”丝巾,是开开的创新设计,风格突破传统,丝巾共有两个面。一面采用深沉优雅的香云纱,另一面采用鲜艳亮丽的桑蚕丝。改良了传统香云纱在颜色搭配上的单调。开开制衣公司总经理吴咏志表示,“既是香云纱与桑蚕丝的完美结合,更是国家级非遗工艺的匠心传承,很适合作为伴手礼。”开开香云纱“双面玲珑”丝巾,具有夏天凉爽,冬天柔暖,手感色泽越好的特点。

在设计上,设计师还运用了“祥云”和“香云纱”的谐音梗,用祥云寄托着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

主打款“丰收之色”香云纱双面玲珑丝巾在香云纱的图案设计上,加入了“祥云”的元素,因为 “香云”与“祥云”读音相似并且强调了祥云的层次感,显得大气高雅。桑蚕丝的一面选用了花卉和金色搭配的图案,寓意花开富贵,丰收的喜悦,硕果累累。整体采用金色为主基调色,金色代表着收获的金秋时节。另一个主打款“丝绸之路”香云纱双面玲珑丝巾,丝巾双面均采用了花卉的图案,繁花簇拥,前程似锦。丝巾采用了蓝色作为主色,蓝色寓意广阔的天空

老字号开开不仅有着近百年历史,更可贵的是,它至今保持着创新的活力。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黄宇表示,开开这款双面香云纱丝巾既复兴了传统手工艺,又嫁接新的时尚元素。把妈妈辈、奶奶辈比较崇尚的香云纱年轻化了,送给年轻还是年长的朋友都非常合适。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创始人、外籍教授顾力行评价道:“这款香云纱丝巾的伴手礼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结合,是件充满创意和艺术性的礼物。”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 周紫薇/图、视频、剪辑 杨羡之/策划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