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真的要来了!“互联网+护理服务”明年有望全市推广
2019-10-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评估、预约、出诊、结果评价等全流程服务, 原本需要前往医疗机构才能提供的导管维护、各类注射、标本采集等护理服务项目,如今在家中即可完成。对于很多市民而言,这将极大节约时间和费用。

今天,上海市政府召开全市“夯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实施“互联网+护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会上传来好消息,本市将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级,“互联网+护理服务”明年上半年将在全市所有区全面推广,通过完善政策创新举措,形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联动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在上海,全面推广“网约护士”有着很好的基础。

2015年本市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版,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家庭医生“1+1+1”医疗机构组合共签约居民超过718万人,签约居民年内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率达70%,社区就诊率超过55%,签约居民就诊下沉社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效应初显。各社区累计开具“延伸处方”375万张;市区两级医院设立专门部门对接落实转诊服务;预约优先转诊服务接入38家市级医院、7700余名专科医生。

今年,本市在长宁、静安、普陀、浦东四个区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确定重点服务人群即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或母婴人群,明确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当前落实“互联网+护理服务”重要载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并选定11类42项服务项目。

相比与其他试点省市,本市开展护理服务项目较多,并纳入母婴、中医、康复、安宁疗护等特色护理项目。同时,上海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全过程管理,设定准入资质、完善制度规范,确保全程可查询、可追溯,尽可能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护患双方权益。

“网约护士”让护理服务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有利于解决“看病难”“护理难”等问题。眼下,上海等多个大城市老龄化日益严重,医护上门服务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尤其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躺在家里打针、换药当然要方便得多。

目前全市已有1家三级医院、3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会办医机构开展试点,共计实施2144人次“互联网+护理服务”。    

有了“网约护士”,居民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评估、预约、出诊、结果评价等全流程服务,原本需要前往医疗机构才能提供的导管维护、各类注射、标本采集等护理服务项目,在家中即可完成,极大节约时间和费用,有效展现医疗护理资源下沉潜力。与家庭医生签约、居家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有机整合,“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智慧、可及、创新、融合,得到百姓一致认可与好评。

“网约护士”真的要来了,那么如何吸引更多的护士加入这个队伍、如何保障护士的人身安全和患者医疗安全?

据悉,今年,本市家庭医生“1+1+1”签约将继续全力覆盖重点人群,并充分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医养结合、“长护险”评估等工作,继续提高老年人签约覆盖率。       

目前,市卫生健康委已印发《上海市护士区域注册管理办法》,改进本市护士注册制度,实行一次注册、区域有效,进一步引导护理人才合理流动。同时,市卫生健康委将与相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为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本市“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联动机制,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