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于漪有哪些动人的故事?来听听他们的讲述!
2019-10-12 上海

市教委/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除署名外)

扎根杏坛70载,写下了400万多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提出一系列教育理念,推进一整套教学改革,培育桃李无数……在中国当代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界,于漪的名字闪动着耀眼的光辉。10月12日上午,“致敬先锋模范 培育时代新人”人民教育家于漪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举行。

本次事迹报告会是上海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功勋模范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的重要举措。报告会上,于漪老师工作单位代表、学生代表、亲属代表和社会媒体代表等5位报告人,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于漪老师教书育人、推进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青年教师和保持朴实本色的动人故事。

 - 继任者说 - 

她上每一堂课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

1951年,本科毕业的于漪进入上海第二师范学校(1997年转制为上海市杨浦区高级中学)当老师,至今仍是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

“她从1951年起一直在这里工作,她在任何场合都先说‘我是来自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于漪’。”杨浦高级中学校长向玉青说,作为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于漪老师经常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 

在向玉青看来,于漪一直站在教改的前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995年,于漪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明确提出:“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育部吸纳了于漪等专家学者的意见,在2003年发布的课程标准中,将语文的性质明确地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原国家总督学柳斌称赞于漪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于漪有一句名言,叫做“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她的公开课多达2000堂,其中近50堂公开课已成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向玉青说,于漪老师上每一堂课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她说‘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教师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三尺讲台,是我一辈子钟情的地方,我的崇高信念是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漪一直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仅杨高语文组,她就培养了三代共6位特级教师。

 - 学生说 -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卜健是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复校后的第一批学生。1984年秋,她考入二师时,于漪是校长。毕业后,卜健留校担任团委书记,又与于漪共事了11年。

卜健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二师推行准军事化管理,要求统一穿校服。“穿校服在今天已成为共识,但在当时还是一件新鲜事。”当时,二师女生占了80%以上,当得知学校将要求统一穿校服时,不少同学有抵触情绪。

“于老师知道后,笑着对我们说:‘我知道你们爱漂亮,学校已经决定了,让你们参与校服的设计。’这下,同学们来劲了,一起参与设计、比选、决策,最后当我们拿到校服时,都很兴奋。因为校服的式样满足了同学们对美的追求,稳重大方,又富有时代性。”卜健说,当时二师学生穿校服、戴校徽结伴出行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赢得了不少回头率,“校服的着装,让我们更加自警自律,增强了我们对学校、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二师是在原来杨浦中学的基础上恢复办学的,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因为没有毕业升学和就业压力,所以师生的教和学积极性并不那么高。怎么办?如何让这些师范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能够胜任小学教师这一重任?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毅然提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师生们围绕“如何成为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全面手”、“我还能教其他拓展课吗?”、“我还想参加哪些兴趣班?”等等开展大讨论,讨论的结论是:合格加特长应该成为二师学生培养的目标。不久,学校在普修课程之外,还开设了10多门选修课,还有很多社团,极大地满足了大家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 弟子说 - 

以自己的专业自信塑造青年教师的专业自信

特级教师、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是于漪的弟子,1992年,谭轶斌来到第二师范学校做老师,于漪是校长。在谭轶斌的印象中,于漪的身影常常出现在青年教师的课堂,“于老师说,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大事,带青年教师是她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

有一年,于漪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开展青年教师职初培养的课题研究,这样的跨国课题研究在当时基础教育界是开先河的。谭轶斌和其他几名青年教师成为了研究对象。每天要写日志,每周要写周记,每两周要接受专家录音访谈,每个月要拍摄录像课……“有时真想退出,但每当我想偷懒时,总有于老师鼓励的话语鞭策着我:‘我当年都是把教案一字一句背下来的’。”

谭轶斌说,那时,于老师经常来听她的课,并参加评课活动。“于老师的评课就像‘点金术’,每一次都在我止步的地方给出一块块指示牌。就在一次次的‘下笨劲搓磨’中,我慢慢领悟到,语文课不能进行‘生理解剖’——把文章肢解得四分五裂,不能‘失魂落魄’——忽略了文本的精神。母语学习,从来就是一个民族对其后代的精神哺育。”

让谭轶斌印象深刻的是,于漪常说自己是一名草根教师,但她从来不因为自己是“草根”就不敢发表意见。“她从不靠别人的思想度日,而是从教学实践中分娩出属于自己的思想。”谭轶斌认为,于漪以自己的专业自信塑造着青年教师的专业自信,以自己的师者情怀激荡着青年教师的师者情怀,“她谦虚地说自己是一块垫脚石,其实,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孙女说 - 

做一名教师,智慧要像泉水一般喷涌而出

在孙女黄音儿时的记忆里,奶奶于漪烧得一手好菜,写得一手好字。每到年初二,家里挤满了来看奶奶的学生,她都会烧一大锅汤和甜点招待大家。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老师,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黄音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家庭教育、特别是奶奶对我影响是最深刻的,她润物无声,教会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为师之道。”黄音说。

2012年,黄音陪同奶奶回到她的母校镇江中学参加校庆。“奶奶在校门口伫立许久,看着母校校训‘一切为民族’,她告诉我,母校的校训是精神的坐标,人生的基点,是铸造师魂的基因。她说,国家建设需要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再穷再难也不能耽误孩子的成长。我想,这种家国情怀,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奶奶的血脉和心灵深处。”

有一位名师奶奶,学习压力是不是很大?对此,黄音坦言,自己读小学时是“零基础”入学,“同龄的孩子都预先学拼音、学算数,我什么都没有学,妈妈很着急,但奶奶坚持说要让我有个欢乐的童年。”而“零基础”入学,反而培养了她上课专心的良好习惯,课后作业也都自己独立完成,家里人从不辅导、不检查。而“看轻”分数的于漪对孙女兴趣爱好的培养却很重视。

生活中,黄音和于漪不仅是普通的祖孙两代,更是两代教师。“奶奶身上有许多品格非常打动我。她总说,做一名教师,智慧要像泉水一般喷涌而出,必须好学深思,身上印刻时代的年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