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与艺术在乌镇相遇会有多美?感觉住在童话世界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派记者 周紫薇/文、图、视频
10月20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拉开帷幕。这个水墨画卷般的千年古镇,在5G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顶尖科技的加持下,变身为高科技体验场,而各种沉浸式的艺术展览和视觉呈现,更是将高科技以炫酷、亲民的方式带入观众的视野。
◇ “魔幻”世界 ◇
带你感受科技之玄机
走出互联网大会的主会场,一幢视觉效果炫酷的建筑隐藏在青砖黛瓦和小桥流水间,它的外观会根据时间、光线、观看角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幢建筑正是阿里巴巴集团精心打造的A·Museum。在这里,科技与艺术相遇,观众可以同时感受展览之美和科技之新,步步有新意,处处藏玄机。
站在“魔镜”前,放轻松,凝视摄像头,几秒之后,“魔镜”就能判断体验者的情绪,并且与观众进行对话,同时“魔镜”会根据观众的心情即兴创作氛围音乐,整体装置也将会随着参与者的不同而变换风格。
“魔镜通过对观众实时微表情的分析,判断体验者的情绪。”据阿里巴巴集团A·Museum的工作人员介绍,魔镜展项结合了阿里巴巴人机自然交互实验室的AI情绪感知分析技术,与参观者进行情绪诊断互动。通过对脸部表情的深度学习,AI情绪感知分析技术对表情的识别率达到了84%,“这项技术未来也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可以让机器人的交互更加真实。”
结束与“魔镜”的互动,经过一段“光之森林”通道,“阿里魔幻森林”的出现让观众仿佛置身童话世界。在这个沉浸式的空间里,体验者可以与阿里经济体系公益项目的吉祥物们互动。“我们每个经济体系里都有一个公益项目,观众可以用手去触碰它们,相应的吉祥物就会跳起来打招呼。”体验者还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上的绿色“能量球”收集能量,唤醒地面上的草地投影,轻挪脚步,朵朵花儿在脚下瞬间绽放。
整个A·Museum运用AI技术,通过全息影像技术,让参观者沉浸在互动小游戏中并拍照分享,完成高科技的体验过程。
◇ 裸眼3D技术 ◇
浮空影像演绎乌镇水乡之美
在A·Museum对面的长廊下,一场名为“乌镇智变”的展览正在上演。在一排演绎着乌镇水乡与互联网融合共生的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乌镇之行”:竹编的背景墙前,一幅水乡明月夜的美景浮空展现,晚风轻抚柳枝,桥上落英缤纷,粼粼的波光中两艘乌蓬小船随波荡漾,栩栩如生。不一会儿,柳叶汇聚飞舞,幻化成“乌镇”二字,立体又生动。
短短30秒的视频,却引得不少行人驻足围观,好奇这精致奇妙的裸眼3D效果是如何诞生的。“其实我们是利用排列在扇叶上的1256个LED小灯珠,通过灯珠的颜色变化,配合‘风扇’的高速旋转,在超出人眼可识别范围后,就能呈现出全息浮空影像。”纬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林桂棠表示,该技术让观众不需借助任何第三方设备就可以肉眼观看到全息3D效果,所以称之为裸眼3D。
“我们从2016年8月开始研究该技术,尝试了很久后才确定了这种类似风扇的载体。”林桂棠介绍起3D全息屏的诞生过程,“最后我们利用了人类视觉暂留(POV)技术,当物体在快速运动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仍能继续保留其0.1-0.4秒左右的图像,为了让图像不停地出现在视线中,我们决定用超高密度的LED阵列旋转成像。”
林桂棠表示,为了让扇叶稳定而轻盈地进行每秒12圈的快速转动,需要有匹配的电机、芯片和灯珠,此外还一定的基础算法来配合芯片协调所有的LED灯珠排布。经过软硬件兼容的研发过程,3D全息屏最终在乌镇为观众呈现出奇妙的、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派记者 周紫薇/文、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