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智追星?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胡歌对粉丝这样说……
2019-10-22 天下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派记者 周紫薇/文、图、视频

目前,未成年人触网年龄日益降低,中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93.7%,这使得网上对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日前,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分论坛,受邀嘉宾齐聚乌镇会议中心通安厅,围绕加快未成年人保护立法、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互联网环境、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已初成体系

今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30.3%的未成年人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暴力、赌博、吸毒、色情等违法不良信息。15.6%的未成年人表示曾遭遇网络暴力,常见情况有网上讽刺或谩骂、自己或亲友在网上被恶意骚扰、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公开等。 

作为在互联网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当前的未成年人对于网络信息的嗅觉比任何群体都要灵敏,这也意味着他们更容易沉溺网络。未成年人的世界观正在形成,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依然有限,很容易成为网络有害信息的侵袭对象。

如何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绿色、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有法可依”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加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也是本次论坛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现在已初成体系,并且正在加速完善的过程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表示,在基础法律的层面上,《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两部法律都在紧锣密鼓的修订过程当中,其中网络保护的内容将会得到了专门的体现。此外,《网络安全法》第13条也针对未成年保护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在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的层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起草已经比较成熟,具备了出台的条件,这将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文件”;10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儿童网络保护的立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正式施行,为儿童个人信息提供了明显强于一般规定的特殊保护;10月10日,刚刚结束征求意见的《网络生态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在网络生态多元共治的理念之下,也对未成年人保护进行了专门的规定,意在为未成年人的网络活动提供更加正能量的内容和生态。

林维相信,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中国将会形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体系,为国际社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提供良好示范和解决方案。

@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

未成年人保护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中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93.7%。面对如此庞大的未成年网民群体,互联网公司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在利益和责任中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和文化公司,腾讯的回答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表示,腾讯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把未成年人保护放在最高优先级,哪怕一些举措和业务盈利有冲突,决策层的意见也都非常一致:无论业务冲击多大,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彻底,做扎实,真正能够解决问题。

结合网上未成年人保护的实际工作,任宇昕分享了腾讯在维护网络安全、防沉迷和提供优质内容三个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在网络安全方面,腾讯建立了“腾讯110”“守护者计划”等平台级的安全服务,配合主管部门打击网络犯罪,还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课程,帮助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受到伤害。

对于全社会关注的游戏沉迷问题,腾讯推出防沉迷体系,并且已经覆盖了腾讯游戏超过97.3%的活跃用户。“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和游戏消费,都得到了明显控制。”任宇昕说,“我们将在今年内把旗下所有游戏都接入到系统中,不能接入的,我们一律停运、下架,确保每个未成年人都得到有效保护。”

有“堵”也有“疏”,除了保护和限制,腾讯还打造了 “追梦计划”,推出《家国梦》《故宫:口袋工匠》《腾讯扣叮》等一大批游戏,通过优质的内容体验向未成年人传递家国情怀、弘扬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带来更多正面积极的引导。

与腾讯相似,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也在不断推出优质的正能量内容,以此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余建军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热情有着深刻的体会:“我的女儿现在13岁,她每天回家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能躲在洗手间里玩一个小时的手机,再和朋友们一起讨论玩游戏的心得体会。”身为父亲的经历让他开始思考,互联网的从业者怎么做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网络空间。

“为了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我们和全国各地知名的教师、教育机构和出版社进行合作,让名师时刻能在孩子身边。”余建军分享道,“其中包括余秋雨的《中国文化必修课》、康震的《品读古诗词》、还有我们和故宫合作的《你好,故宫!》。”

@上海戏剧学院文艺工作者胡歌:

理智“追星”,正确使用互联网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依赖于多方的共同努力,除了政府的监管、企业的自律,引导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一大关键。

“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小组讨论会上,上海戏剧学院文艺工作者胡歌的发言备受关注,“我来到这里告诉各位未成年‘粉丝’怎么追我们,其实挺尴尬的。”幽默的开场引起现场一片笑声。虽然“挺尴尬”,但胡歌认为自己有责任向未成年“粉丝”提出一些建议。

胡歌希望未成年“粉丝”能理智、正确地利用互联网“追星”,“我今年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扮演了李白烈士,在电影《攀登者》中扮演的杨光原型是夏伯渝老师,其实我通过扮演这些角色,希望能让我的观众看到这些原型人物身上的能量。”胡歌称,通过很多影视角色的扮演,让观众看到这些原型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是他作为演员工作的意义所在。“大家真正要获取的正能量,其实来自于演员的角色,角色背后的原型人物,或者是明星参与的公益活动。”

胡歌还建议未成年人要善用互联网了解世界、探索真理,“各位粉丝是‘应声入网’的,但这声音不是明星的歌声,也不是粉丝们的尖叫声,而应该是大浪拍打互联网‘知识’海岸的声音。”

此外,胡歌认为“大家在现实生活中是公民,在互联网上同样也是公民。”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虽然有的粉丝是未成年人,目前还没有实行实名制,但是他们依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也是一个人从未成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派记者 周紫薇/文、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