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健康“小吃货”;探究牙齿的秘密;不喜欢被妈妈“晒”怎么办……这些健康教育课程既好玩又有用
2019-11-05 教育

“龋齿怎么会产生的”、“你和妈妈会有矛盾吗”、“早餐和健康有什么关系”……在市教委公示的36堂2019年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

示范课上,孩子们的困惑可真不少,牙齿健康、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眼睛健康……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在健康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记者 陈思焙 受访者供图

课堂上学好护牙知识 回家和爸妈一起打卡

“牙齿上有个洞”“龋齿就是蛀牙”“龋齿就是牙坏了”……在上海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的牙牙精灵小学堂上,孩子们就“什么是龋齿?”这个问题,给出自己不同的答案。

据周薇老师介绍,班上绝大多数孩子爱吃甜食,并有饭后不漱口的不良习惯;不少孩子嫌刷牙麻烦,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家长们对孩子在换牙前的牙齿健康不够重视……这些原因导致班级学生龋齿发病率高,口腔卫生教育刻不容缓,牙牙精灵小学堂应运而生。

在牙牙精灵小学堂上,孩子们通过观看对比照片、视频,了解了龋齿是什么,龋齿会带来什么影响,龋齿是怎么产生的,认识了正确刷牙对预防龋齿、保护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周薇老师还将正确的刷牙方式汇编成《刷牙歌》——“刷上牙时,从上到下;刷下牙时,从下到上……”朗朗上口的《刷牙歌》让大家对刷牙的正确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堂教的是方法,要真正做好防护牙齿健康,还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养成正确刷牙的良好习惯。孩子们通过“21天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将课堂上学到的护牙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和家长一起设计打卡表,并记录每天的刷牙情况。“周老师,你看我的牙齿是不是亮亮的?”“我这段时间都有好好刷牙哦。”“周老师,我21天打卡完成了,还会继续保持的!”……自从实行了打卡计划后,每天都有孩子露出牙齿给周老师看,周薇老师因此感到很欣慰:“从他们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都有好好刷牙。” 

家长和孩子同步进课堂 化解青春期“成长的烦恼”

在孩子们从儿童步入青少年的阶段,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男女青少年之间开始了对异性的好奇心。有的还会对自己身体、生理上的突变心理准备不足,产生羞怯、紧张、焦虑等。这些都是青少年心理的常见表现。

每年毕业季,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陈来秀老师都会送给五年级的学生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青春期教育课《放飞青春,健康同行》。陈老师告诉记者,作为“毕业季课程”之一,这堂课带领五年级的小学生,认识正在自己和同龄人身上发生的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现象和规律,了解和掌握青春期生理保健知识。陈老师还邀请家长一起进入课堂,从两代人的“成长的烦恼”的案例中,学习青春期如何进行良好的亲子互动、伙伴交往。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有着微妙的变化。陈老师告诉记者,在课堂上,曾有学生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妈妈在朋友圈晒了一幅她还没完全画好的水粉画,孩子觉得很不开心,因为是未完成品,而她妈妈认为已经很好看了。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主见,像这个同学一样,因为不同的见解和爸爸妈妈产生矛盾,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陈老师表示,让家长同步进课堂,正是为了让同学们通过第三者视角去解读家长、同龄人遇到过的个案,主动代入情境,参与讨论,感同身受,让学生和家长能更加互相理解。

记者手记

健康教育,需要“家校共育”

正如周薇老师所说,学生步入校园的第一件事是先学会如何健康地生活,之后才是学习知识。健康的身体源自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迎接学习中更多的挑战。健康教育是学生所需,也是家长所求,“家校共育”是实现健康教育最大化的方式,好的健康教育离不开学校的组织、学生的配合、家长的支持。


记者 陈思焙 受访者供图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