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家眼中的于漪,感受先锋模范的魅力!
2019-11-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通讯员 袁曼舒/文 受访者/图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人民教育家”于漪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有用人才。为宣传于漪老师的宝贵精神、教育思想和师德风范,上海市教育、科技传媒业举行了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事迹交流会。

 把教育当作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杨浦高级中学校长向玉青眼中,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老师获得“人民教育家”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他认为,于老师作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杰出代表,对于教育问题“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做得好”。

向玉青在报告中表示,于老师站得高,是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有用人才。”于老师看得远,把教育当作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于老师想得深,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宗旨;于老师做得好,始终站在教改的前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上海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计琳在工作中曾多次走近于漪老师和于老师身边的人,她分享了于漪老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计琳说,非语文科班出身的于漪老师,为了实现“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白天站在窗外,看其他教师怎样上课;晚上啃着从图书馆里搬来的一厚叠参考书仔细琢磨,挑灯夜读到天明。在三年不到的时间中,自修完成了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

每堂课于漪老师都会用10个、20个小时准备,即使在教了几十年书后仍然坚持每课写教案和“教后记”; 为了在课堂上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课后必留下自己的“废话记录”,反复自省改进;即使同一篇课文,她也绝不用同样的方法教第二遍。

人们都知道,退休后的于漪老师仍然奋斗和实践在基础教育教师培育的最前沿。而少有人知的是,三十年前就有机构以高于于老师当时收入几十倍的年薪聘请她,而且只要一周去一两天,但于老师拒绝了。因为当时,市里急需她参与培养年轻教师,所以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

在计琳看来,站上讲台于漪是当之无愧的名师,走下讲台她更是倍受尊敬的人师。于漪老师超越了一切功名、利益和得失的师德师魂,如同一把火炬,闪耀着人格的光芒,树立起师者的脊梁,托举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做教育是一个大文章坚持“以心教心”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调研员、特级教师陈爱平曾在于漪老师身边工作很长时间。她感受最深的是于漪老师的“大爱”——她爱学生,将自己的特级教师津贴全部用在学生身上,她曾背起生病的学生走了十多公里的路赶到医院;她也爱教师,她把每一个教师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以人为本培养每一位老师。这种“大爱”的背后是于漪老师对于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提出,于漪老师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创新的重要性。“不能一个教案教到底,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目光看学生。”当代教育者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因材施教,认识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难易度及教学方法上做文章。第二,以创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训练让学生有能力长久地、持续地应对这个快速发展中的世界。第三,要融通师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教师要目中有人,教育不能只是育分,更要育人。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高教所原所长熊庆年认为于漪老师对于育人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这种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一种育人的意识。于漪老师曾反复讲,做教育是一个大文章。她坚持“以心教心”,做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世界,“要激情似火,要师爱荡漾,要开放创新。”于漪老师还强调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以未来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因此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通讯员 袁曼舒/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