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无障碍影院落户上海,盲人声道,说电影给盲人朋友“看”
2019-11-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盲人也想看电影?这应该是很多人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的第一反应。但……对!11月26日,上海正式宣布启动“至爱影院——无障碍观影”项目,在这个项目的设计里,盲人未来也能走进电影院,在特殊的“盲人声道”的帮助下,无障碍地理解电影的内容,和普通电影观众一样,同步享受正在上映的大片。

作为全国的第一大电影市场,上海的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都在全国数一数二,在全国率先有这样的动作并不令人意外。但是,技术上该如何实现?现实中又有哪些问题?各方是否接受?青年报记者也就此展开了调查和采访。

盲人声道如何实现?

“十三号线上,音乐人苏阳坐在地铁上,眼望着窗外……”

“这时,影片切入了苏阳在舞台上的演唱……”

“画面上,苏阳背着吉他,走进了北京的排练室……”

35岁的叶萍坐在红星电影世界汶水路店内的一个厅里,大银幕上正在放映电影《大河唱》,特别的是,她戴着耳机,耳机内,传来的这些话,更像是对电影画面的描述性旁白。摘掉耳机,这些旁白没了,影厅内的音响,播放着电影正常的对白和声音。

叶萍是一名视障人士,看不见任何东西,平时只能在家,但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她热爱生活,喜欢看电影。“我们当然没法看见画面,但如果描述得好,我们照样能理解画面表示的意思。”她告诉记者。

这样的方式,就是视障人士的观影方式,也是此次上海“至爱影院——无障碍观影”项目称之为“盲人声道”的操作方式。国家一级录音师、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朱觉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也解释了这种技术方式。

首先得通过影片出品方授权,提供影片的素材资料(包含画面部分、声音部分),再由专业编剧团队操刀,将影片内画面信息无法传递的剧情通过文字生动描述出来,再由专业录音师根据讲述,录制成单独解说音轨,最终通过专业服务器和软件对影片素材及解说音轨进行特殊打包制作,这样一部“无障碍电影”就诞生了。

添加了“盲人声道”的“无障碍电影”,和正常的拷贝一样,可以进入任意一个影厅进行播放,但是视障人士想要看,需要专门的“无障碍观影”设备支持。“观影时他们只需佩戴好接收器及耳机,无障碍设备将提取电影服务器输出的数字音频信号,由该设备特殊解码处理,将解说音轨单独提取并重新编译后发送给发射器,接收器将收到发射器传输的解说声音,最终通过耳机听到适时的画面剧情讲解。”

记者也在影厅内实地体验了一下这个特殊设备,它跟我们参加论坛时使用的设备几乎一样,有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接收器,连接在耳机上。而在观影过程中,有价值的画面场景,会在耳机里被描述出来,而到了电影处理的声效和对白时,耳机里是静默的,观众听到的仍然是影厅内音响的声音。它可以实现普通观众和视障观众“互不打扰”。

有了这套设备,视障人士可以和普通观众同时“观影”。 受访者供图

全国首次系统性提出解决方案

说到底,让视障人士“看”电影,其实是让他们“听”电影。力推这个项目的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表示,这也是在全国率先推广这个项目。然而,翻一翻报道,此前上海也曾提及过“盲人电影院”的概念,用的也是解说。这又有什么区别?朱觉告诉记者:“不一样,以前是志愿者行为,现在则是系统性的,需要打通所有的环节,包括制片方、影院端、市场。”

叶萍此前就曾到电影院参加过“看电影”活动,“是有志愿者在影厅内随着电影的放映,进行讲解,跟这个方式是一样的,他们声音也挺专业的,但跟这个用耳机相比,清晰度要差一些,有时候听不清楚。”

朱觉说,这样的方式,上海搞过好几次。“局限性非常大,我们一般是联系一家影院,拿出一个厅做一场公益放映,由志愿者团队来写讲解词、现场担任讲解员,但它的缺点是定时定点,比如我们选择了国泰电影院,想看的视障人士如果住得很远,过来就非常不方便,”他说,这样的局限性,注定了这种方式无法推广。

但是现在,直接将“盲人声道”加入拷贝,则具备了全国推广的可能性。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官方的高度重视。记者留意到,发起这个倡议的各方,除了发行放映协会,有上海市电影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等官方指导单位,也有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项目,还有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电影技术厂有限公司、蓝睛灵志愿者团队等单位加入,覆盖了主管单位、技术单位、行业协会等各个链条。

目前,这个项目还是在倡议阶段,但在上海本地,它将会迅速开始推行。此前,发行放映协会曾评选出了遍布全市的50家星级影院,而作为“上海服务”品牌的窗口,这些影院将专门为本项目开设一个影厅,冠名为“至爱影厅”,这50家影院的名单将在协会组织的“2019年全市影院星级评审”工作完成后向社会公布。2020年1月起,本项目将在这50家影院全面开始实施“无障碍观影”项目。

这样的倡议,随后有望在长三角区域内扩散。26日的项目启动仪式,浙江省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就已派员参加,了解具体操作方式。“也已经有全国著名的导演响应,他即将上映的春节档大片,将会制作‘盲人声道’。”协会秘书长金辉告诉记者。

这位著名导演的名字,其实并不难猜,而大年初一欣赏这部“合家欢”作品的影院中,也许就会有视障人士们的欢声笑语加入。

 - 相关 - 

制作成本并不高 片方版权是关键

视障人士有需求吗?

叶萍(视障人士):有的,我们有一些朋友群,经常会分享一些电影。但是,这些“电影”就只是MP3格式,而且都是很老的片子,我也想和正常人一样,在新片上映时到电影院去感受一下。近期,我爸爸带我去看过《中国机长》和《少年的你》,这些都是他在旁边轻声讲解给我听,但因为不能影响别的观众,而且他得先看懂了才能给我讲,所以还是有点遗憾的。如果碰到一些国外大片的话,都是英文字幕,我就只能感受了,比如我还看了《决战中途岛》,到现在也没能太明白它说的什么。我希望能有这样专业的、我们可以看的电影,越多越好。

大规模做“盲人声道”,会有版权方面的法律问题吗?

金辉(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秘书长):当然有,如果没有片方授权,就是侵权了,所以我们是呼吁制片方直接制作这个声道,这样一来解决了版权问题,第二也是方便。对片方来说,他们需要增加一道工序,就是请编剧制作一个额外的脚本,然后录音师多录一条音轨。这个成本并不大,几万、十万的规模,对一部制作成本动辄几百万的电影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怎样调动片方的参与积极性呢?

金辉:一开始,我们会提供一些便利,比如协会和我们上海的郑大圣导演、朱峰导演等合作,让他们做艺术顾问,提供一些编剧服务;上海电影技术厂,则会提供录音的服务和支持。可以说,整个上海的电影行业,都为这个项目做好了准备。

对影院来说,是不是增加了额外成本?视障观众会为此买单吗?

朱觉(国家一级录音师):影院不需要改造影厅,就是增加了一套设备,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耳机。一套设备的价格大概在三五万,投入不算大。而且,我们现在正在尝试的模式是,政府补贴一点、爱心人士捐助一点、影院自己解决一点,这样能更加调动影院的积极性。对于视障观众来说,他们只需要和普通观众一样买票,没有额外负担。

(记者也采访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影院人士,她表示,已经听说了这个项目,如果投入可接受,她们愿意为视障人士提供这样的“无障碍通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