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立志成为中国最会讲知识的人
2019-11-29 青年

陈磊。受访者供图

自大学毕业来到上海,陈磊的生活工作半径就几乎没有变化。在安亭开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后,安家、创业以及创业中腾挪办公场所,也始终都在这片区域。回想起最初创业时他租下的loft式民居,他依然颇有感触。他未曾想过自己的人生会这样发展,好在精彩和收获不断,甚至弥补了少时“遗憾”。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对画画的热爱“无意”中打下创业基础

对于“学渣”一词,陈磊笑着说这不是谦虚或者自嘲。“读书时候我成绩一般,一些时候也听不懂老师的上课内容,我就充分锻炼自己的兴趣爱好:画画。”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后,他经历了一次转专业:从机械设计到工业设计。不论在哪个专业,都不影响他对画画日益强烈的念头和劲道。“我就是喜欢画画。”因此别人在上课、上自习、做其他事情时,他都在画画。

至于喜欢上历史的起点,则发生在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我彻底放飞了,开始玩游戏,那是一个真实模拟二战故事的游戏。”优质剧情、多重任务、精良细节……“这些足够让男孩子心潮澎湃。”沉迷其中时,陈磊说自己也产生了疑问和好奇: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他,他干脆翻开讲述二战的书本寻找答案。“当我在书中找到能和游戏对应起来的情节,能解开心中疑惑的答案,太开心了!”那一刻,他意识到历史的作用,也因此萌生了成就感。

但他逐渐发现,缺乏一战知识的支撑,他无法全面地懂得二战,于是就向前学习一战历史。这样的过程不断发生,陈磊干脆把它当作自己重新学习的过程。原本对历史毫无兴趣的他,愈加喜欢历史以及“刨根问底”,就好比一条“珍珠项链”,以逻辑线串联起大小事件,并且持续到本硕阶段。

毕业后,陈磊出于喜爱上海和更好施展专业技能,跟随学长的脚步来到这座城市,在大众集团工作,业余时间依旧会画画和看历史书。身为创作者,他自然希望自己的作品传播给更多人;每次学明白一段历史后,他有着本能冲动想要告诉更多人。能否用一种创新的方式讲历史?于是他笔下出现了一群丑丑的贱萌小人,以幽默生动的漫画方式呈现历史。

2012年通过微博对外推出后,陈磊发现这些漫画还挺受欢迎。他认为这并非完全因为历史故事本身,不然许多历史课和书籍就不会那样严肃和枯燥;更大程度上是源自这种极具生命力、趣味性和传播度的方式。最关键的是,读者在非常愉悦的过程中真正得到了知识。不是画“历史”,而是“画”历史,他如此总结。

以产品思维打磨知识文章

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陈磊坦言自己真正见识到了信息时代下网络平台的力量。只要内容健康向上,就可不再经过审核和批准就发布内容,甚至传播到全世界。“这让创作者无比激动。”2014年开始,他把作品也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混子曰”上,每天新增粉丝数量近9000人。起初他对此并无概念,在与人聊天中才知道这些数据“非常不错”,增加了他的信心。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这个用业余时间做成的公众号已经有了数十万粉丝,商业广告的收入超过他一年本职工作的收入。此外,他还得到了投资人的资金支持。因此,他的辞职创业并非“一拍大腿一咬牙”地冒风险,而是“几乎谈不上压力”,较为稳健。那一刻,陈磊确认了这件原本被当作爱好的事情,要成为自己的人生事业了。

创业之初有两位初创成员,都是陈磊在后台聊天时结识的。慢慢地,公众号内容延展到汽车、金融、医疗等不同领域,也要紧跟热点发布相关知识,团队也随之不断扩大。成员们的专业技能不尽相同,但都是“混子曰”的粉丝。因为被分到的内容任务并非自己的擅长领域,所以他们还必须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精神。

面对涉及各领域的内容,陈磊都采用了上份工作的经验,以“产品思维”做设计。当时,他考虑的是用户看到、使用方向盘、椅背、车身时,感受如何?“设计推文内容和设计车辆一样,出发点和重点都在于客户。所以我们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客户角度来做构思。”陈磊告诉记者,写文章时他考虑的是今天读者想看什么?怎样接收知识?能接收多少?阅读感舒适、流畅,并且是学习到知识的“有效阅读”,这是他致力于提供的“产品体验”。

因此,知识中的哪些部分要被缩减、略过、保留、放大,变得非常重要。以“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例,当时他花费一周学习各种专业书籍和资料,浸泡在化学键、内质网、自噬泡、烷基化等一堆专业名词中,梳理出了其中原理,简单表述即为:疟原虫是造成疟疾的元凶,青蒿素能够破坏疟原虫蛋白质大分子的化学键,让它失活。这部分蛋白质的作用是输送养料,它失效就导致疟原虫无法得到食物,从而被“饿死”。最后,陈磊幽默形象地介绍了原理:青蒿素使得给疟原虫送外卖的蛋白质“挂”了,它就“饿死”了。过于专业反而会导致信息过载,这样的“看明白”才是恰到好处。

为繁重学业下的中学生讲好知识

2017年,团队把混子曰发布的内容集合成书并举办签售,反响热烈出乎意料。其实,推文本是给成年读者看的;但随着他们结婚生子,父母会把这样有助于学好历史知识的内容推荐给孩子看,于是孩子成为了主力消费者。之前,品牌就制定了“K12”教育发展方向,因此公信力很重要,这让陈磊非常看重“网络创作者”到“作家”身份的转换,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为了“畅销童书作家”。

几次活动上发生的故事,更坚定了陈磊聚焦K12的决心。不少三口之家告诉他,孩子的历史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甚至得了第一;还有历史老师告诉他,自己用了他的一些素材来讲课,课堂氛围很好,学生们的兴趣明显提高。“了解到这些书能够提升成绩、影响教学,我的触动很大。我并不希望它们变成笑话书,这是严肃对待知识、真正起到作用的书。”

可以说,陈磊经过自己的方式,重新系统、逻辑性地学习并梳理了读书阶段没学好的许多知识,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别人。“我一直想做这件事,现在我在慢慢接近目标。”

“尽管当时我没学好、没听明白,但这件事上我没有放弃,我经常反思和分析。这样看来,我是一个积极的‘学渣’。”他发现除了首要原因——自己不认真以外,其次知识讲解和课堂教育方式也存在可改进和优化之处。除前文所说的推文中知识设置和讲解,他还在考虑改变课堂教育方式,比如整体氛围、推进节奏、讲述流程、板书形式等等。事实上,他们已经招募了不少上课老师,向大家展示原原本本的课堂,逐步改善和提升。“我们希望初高中生这些学业最重的孩子,在遇到我当年那样听不懂的情况时,可以找到另一条途径去理解知识点。”公众号、书籍、课程……他们正在准备一套“组合拳”。形式以外,团队也在把过往内容转换为K12体系的原材料,并做好融合。

谈到“阅读轻量化”,陈磊表示并不存在担忧。“我们在做的事,符合大势所趋,更是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许多人本就不会触及专业、厚重的书,往往要通过“混子曰”这样的载体才能了解相关知识,甚至引发深入阅读的兴趣。“我们在做加法。”

“创业并非我设计中的行为,只是在做的事恰好满足了大家的需求。真正的事业一定要建立在真实需求之上,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

——陈磊

- 记者手记 - 

打动人心的正能量

陈磊说签售活动上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外地赶来的读者。因为陈磊的书,他度过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光,放弃了轻生的念头。“我的书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我心满意足了。”那份感慨,足见陈磊心中最重视的内核和最柔软的部分。无论是求学、工作和创业,他始终带着正能量去看待和理解这一路走来的种种,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