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锦细锣鼓、道乐、浦江乱弹……挖掘抢救了这些濒临失传民乐的展演本周末开演!
2019-12-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松江泗泾十锦细锣鼓、上海城隍庙道乐、浙江浦江乱弹……这些民族乐种你听过吗?对很多人来说,不要说听了,甚至连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而这些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音乐,都因为在“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中进行展示而得到了进一步抢救保护和传承。本周双休日,第十五届“长三角”地区国际民族乐团展演活动将在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举行,为广大学生带来一场民乐“视听盛宴”。

多项濒临失传民乐因展演被挖掘抢救

2004年1月,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27支乐团的800余名学生,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举行了首届长三角地区民族乐队展演活动,取得极大成功!此后,每年三省一市的民族乐团都会进行一次展演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十四届。

上海民族音乐家、二胡演奏家王永德从首届展演就一直参与,他介绍说,展演加强了长三角地区校园民族音乐活动的交流,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随着时间推移,展演的规模越办越大,参与人员越来越多,参加展演的队伍也由长三角区域内的学生乐团扩展到长三角区域内外的学生乐团及各社会团体,包括福建、四川、广东、台湾等地。此外,还拓展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地的各种乐团。

王永德感慨地说,过去的十四届展演活动中,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音乐因为展演而被挖掘,进而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比如上海松江的十锦细锣鼓,当时他们作为社会团体报名参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锣鼓都是喧闹的,但这个十锦细锣鼓却是吴侬软语,像人们在交心交谈,嗲得不得了!”王永德说,当时演出的人员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这么好的音乐没人传承可不行,所以后续就为它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松江青少年活动中心已经有了传承。”

除了十锦细锣鼓,福建南音中的文枕琴、浙江的浦江乱弹以及上海城隍庙的道乐等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因为在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中的展示而受到关注,并进一步得到保护。

上海民乐基地学校已有200多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12月7日、8日即将举行的第十五届“长三角”地区国际民族乐团展演活动,将分为两个板块(专场音乐会与专题论坛)、两类活动(展演活动与系列活动)、两个会场(杨浦区少年宫与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其中,民乐展演部分包括开幕式(上海市学生艺术团民乐二团专场);中小学艺术团专场;海外、高校、社会团体专场;闭幕式(精品节目专场),将有92支来自沪、苏、浙、皖、黔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地乐团,共4500余人次参演;展演期间,来自全国顶尖的民乐教育教学名师和海内外专家教授嘉宾80余人将围绕 “民族文化哺育成长”“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回顾与展望”两个主题进行专题研讨;系列活动中,还将会有新加坡青年华乐团专场音乐会和杨浦区中小学生民乐团专场演出。

近年来,上海市教委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方向,构建起大、中、小学衔接的艺术教育谱系,探索实践长三角美育教育一体化发展。

据介绍,作为上海五大高水平学生艺术联盟之一,上海学生民乐联盟至今已有市级联盟单位32家、区级联盟单位75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民乐基地学校已有200多家,能开展民乐活动的学校则有2000多家,5万余名学生受到民乐熏陶。

此次第十五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也将形成拓展青少年民族文化教育内涵和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强劲推动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