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结为“长三角学习型乡村建设联盟”
青年报资料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每周一至周五晚18:00—19:30,在崇明区横沙乡丰乐村,有一个“村民夜课堂”。夜课堂依据村民报名的实际情况及学习兴趣范围,开设了八大学习班。
让乡村有走心文化
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是集聚人气和人才,而人才培养则依赖于完备的乡村教育。上海市教委透露,上海正在努力将学习型乡村打造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亮点工程,探索超大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举措,让乡村不仅有入眼的景观,更有走心的文化。
目前,已设立37个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特色项目,建立48个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试点村,在本市九个非中心城区实现全覆盖,打造了15个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品牌项目,该项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到有序运行、持续推进、规范发展的道路。
如今,上海浦东新区新场镇新南村为返乡创业青年筹建了“新南乡创中心”,青浦区社区学院联合金泽镇社区学校、蔡浜村开发了青浦市民学习读本《商榻阿婆茶》,介绍本地文化。
“长三角学习型乡村建设联盟”成立
从依托古镇资源、传承农耕文化,到追梦田野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再到以社区教育促进村民自治能力提升,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可谓“一村一品”。上海开放大学校长、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袁雯表示,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由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乡村共同组成,要建设学习大国、学习强国,学习型乡村建设也不容忽视。
目前,上海市教委、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和安徽省教育厅已共同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正式结为“长三角学习型乡村建设联盟”。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为推动长三角地区乡村社区教育、学习型乡村建设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凝聚共识、出谋划策、形成合力、携手前行,不断加快提升长三角地区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