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叶辛:站在上海之外写上海
2019-12-1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对于像叶辛这样扎根生活极深的作家来说,上海这座城市每天都在给他带来灵感。这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今天作客第46期学习读书会,观众分享了他眼中的上海。

叶辛生于1949年10月,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见证了上海最近70年的发展。但是他说,如果一辈子只是生活在上海,未必写得好上海。要多出去走走,从外面看上海,换一个角度看上海,可能会对这座城市有更深刻的理解。叶辛曾在贵州生活了20多年,他善于写那些外人眼中的上海,比如《孽债》《蹉跎岁月》等。这也是叶辛“知青文学”的代表作。

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叶辛有位在美国纽约当教授的老同学,这位老同学每年回上海探亲都要带20个地道的上海大饼回美国。大饼在他周边的华人朋友中最受欢迎,有的人舍不得吃,还要带半个回去让家里人也尝尝。老同学的老伴看不下去了,有一次她就留下来一个大饼,让自家餐馆的大厨研究研究,争取做出一模一样的大饼。大厨来自中国台湾,对上海小吃也算精通,但他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却只能满头大汗地说:“我实在完不成你的任务。”一个普通的大饼,制作也很有讲究,而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上海人来说,大饼是自己与家乡的情感联结,代表的是家乡的味道。

十九岁的时候,叶辛和他妹妹一起去贵州插队落户。 插队落户六年九个月之后,生产队让叶辛去学校教书。有段时间课本发不下来,叶辛就给孩子们讲故事,有一次讲到高尔基的《童年》,提到了面包。叶辛记得一个学生站起来问,什么是面包。他拼命地想了一会儿说把面粉放一点水,学生说这是馒头,是包子,叶辛说都不是,他就说烤箱,一说烤箱,学生就问:“什么叫烤箱?”

后来,利用回上海探亲的机会,叶辛带了面包给贵州的孩子们。叶辛想着,为了这些娃娃,一定要带回去。叶辛回上海工作后,有一年再回贵州,遇到当年那位提问的学生,九岁的学生已经四五十岁了,他说:“叶老师,你说的面包我都记得,我都看到了。”如果只是在上海,叶辛一定认为面包是理所当然了,而只有离开了上海,才发现上海的面包如此独特。

  >> 对话 <<  

我不讲上海滩的故事,只讲我看见的上海

记者:您写了很多上海的故事,但角度都很独特。去年您写了《上海传》一书,为上海这座城市立传是有难度的。

叶辛:当时出版社找到我,让我写《上海传》,我是婉拒的。但是后来还是应承下来,但是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只讲我看见的上海,我不讲上海滩的故事。写我自己经历的上海,那就会容易一些了。

记者:可是您眼里的上海,显然很多人眼中的上海有一点不一样。您是站在上海之外写上海。

叶辛:我19岁到贵州当知青,在贵州生活了20多年。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也会回上海探亲生活。如果说我和上海其他作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我写上海时用的是贵州人的观点、贵州人的眼光、贵州人的视野,写的是我实实在在触摸到的上海。

记者:您在今天的讲座中讲了您眼中的上海,但是很多都是与吃有关,包括上海大饼和上海面包。您觉得食物在上海文化来说是很重要的吗?

叶辛: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全中国所有的女孩子、小伙子到了上海读大学,读研究生,来当兵,都不愿走了呢?其中有一个原因,上海生活方便,上海小吃好吃,很便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