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适龄提示产品化来帮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
随着未成年人“触网”年龄的降低,在地铁上看到小学生捧着手机玩“王者荣耀”已经不是新鲜事,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也逐渐成为游戏产业的重要议题。在近日召开的“2019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未成年人守护论坛暨未成年人守护生态共建大会”中,适龄提示产品化概念为企业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2019年10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新增“网络保护”专章;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如今,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等多个层面对未成年人健康线上生活给予了高度关注。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提出,面对未成年人保护,游戏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思想、抓紧落实行动、精准到位举措。在他看来,游戏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并自觉无条件履职尽责,把落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要求当作“一把手工程”。“一方面需要提前做好产品和技术准备,另一方面,也要勇于尝试适龄提示和家校共建等后续措施。”
据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崔晓春介绍,对于如何守护未成年人,早在2017年,成长守护平台便开始了相关探索。除了对未成年人游戏账号执行严格的游戏市场限制规则,腾讯还在2018年下半年升级健康系统,先后接入了“公安权威数据平台强化实名校验”“金融级别人脸识别验证”等新功能。以王者荣耀为例,13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游戏时长下降59.8%,13周岁以上游戏时长下降40.3%。
不久前,主管部门在《通知》中提出,游戏企业要积极探索和落实适龄提示制度,在论坛上,有企业已尝试将适龄提示与成长守护平台做了产品化的结合。崔晓春在论坛上发布的新产品——“给家长的游戏指引”便是尝试之一。据介绍,该产品除了会介绍一款游戏的基本信心,还会摘出一些游戏的“专有名词”给家长解释,也会给家长一些建议:如何以这款游戏为契机和出发点,开启孩子感兴趣的亲子互动。通过该产品,腾讯希望在“事前”阶段将游戏信息前置告知、提醒家长,将适龄探索的结果跟直接、更精确地触达目标用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