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创菜鸟”到“科创达人”,听听这位95后男生的励志故事
2019-12-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科创达人”都是天生的吗?今年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中,有一位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的大四学生李志斌,他的成长故事充满了励志和温情。从刚入大学时对科研一无所知到如今斩获众多科创大赛奖项,他的秘诀是对科技创新的热爱,夜以继日的探索以及老师的指导与团队的合作。

 “科创达人”曾是“菜鸟” 

初入实验室的李志斌,曾是对专业领域一无所知的“科创菜鸟”。他无法辨别色环电阻,更不知道何为指针,何为中断。他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个领域,对PCB绘图、电路设计、K60单片机都一筹莫展,学习进度被其他同学甩了一大截。

心中沮丧和失落是难免的,这时李志斌就会给自己打气:“年轻人受挫是难免的,不会就慢慢学,怕什么?绝对不可以退缩!”于是,他一个人默默学习C语言,不断做题,编写斐波那契数列、汉诺塔递归等。做科创只会基础的C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他通过看网络上的科技视频和课程教学视频,给自己“开小灶”,更快地吸收知识并加深印象。

李志斌还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次学习专业知识,他就结合实际程序来操练。他向记者解释道,“比如我需要完成一个异步电机的控制,不一定要看串口通讯的知识,可以先专注把电机控制完成,在项目中将知识一步一步的积累起来。”曾经C语言是他的难题,他在运用STM32的例程开发中,逐渐掌握结构体来将多个成员变量组合在一起,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对C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学习不是单个点的逐一击破,而是需要从点出发向外不断发散,用到什么就去补充什么,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李志斌通过书本或视频教学对一个学科进行深入的理解,这样知识理解就不会只停留于表面。看到别的同学做的优秀项目,他会分析其中的原理和巧妙的创新设计,寻找自己制作的灵感。

 认真做事受父亲耳濡目染 

李志斌从小听着父亲焊接长虹大屁股电视机的呲呲声,听着修理矿山卷扬机的轰隆声长大。他做事认真的态度和对电气的热爱,受他父亲的耳濡目染。

李志斌的父亲是钢铁公司的一名电工,负责铁矿厂中高低压线路架接、卷扬机、采矿机等重工机械维修工作。他经常会给他父亲做个小帮手,帮忙递个工具。他经常看到父亲为了检查停运卷扬机的问题,钻进机械中的一个只有肩宽的夹缝,一进去就是将近10个小时。看到父亲腿上明显颤抖的肌肉,李志斌感到非常心疼。

虽然父亲不会具体指导李志斌如何学习、如何准备考试,但是会用认真做事的态度影响他。“你解一道难题就像我修理机械,先要发现问题,然后想尽办法去解决,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李志斌回忆道,家里的长虹大屁股电视机总是被父亲一次次拆装、探索。过度的接触焊接工作,导致他父亲的双眼会常年红肿,但无论眼睛多么疼痛难忍,李志斌未曾看见父亲请过一次假。

曾经李志斌最讨厌家中座机的铃响,因为这意味着父亲又要出门解决单位里的突发问题,甚至凌晨也不例外。“是什么支撑着你为修一台卷扬机,检测一条高压电路而日夜不归?”李志斌曾经疑惑地向他父亲询问道。他的父亲告诉他,这是种对团队的使命感,在团队里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创新成果与团队密不可分 

“个人之于团队,正如小溪之于大海,小溪只能泛起微小的浪花,大海才能迸发惊涛骇浪。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在李志斌眼中,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就像是创新漫漫长路上的明灯,给予他不断探索的勇气和动力。

李志斌所在的团队虽然曾获得很多一等奖,然而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获得二等奖的一次经历。当时,正值大三下学期期末,他和团队一起参加“临港区域五校联盟电子设计竞赛”。第二天早上八点就要提交捡拾硬币智能车的作品,然而就在凌晨12点,板子烧了。这时全车已经封装好,检测问题来源更是难上加难,他和队友都几近放弃。就在此时,指导老师耿攀老师默默地坐下来,开始帮我们拆车检测。看到这一刻,团队队员烦躁的心瞬间平静下来,李志斌想,连指导老师都没有埋怨,我还有什么好懊恼的?于是,凌晨12点,团队成员们忙碌地排查问题,最终获得了二等奖。

“编写程序出现bug时,团队给与我力量让我坚持下去。”回忆起曾经“科创菜鸟”的那段日子,李志斌表示他的科学探索离不开指导老师的帮助和队友的陪伴。每一次程序出BUG,团队成员都会帮他集结各方力量解决,甚至找到了远在外校的亲戚。他回忆道,每次他的两位负责硬件设计的队友完成任务后,都会静静坐在旁边,陪着他清醒地坐在实验室直到深夜甚至凌晨5点。准备比赛前,队友会帮他准备整整1T的硬盘资料,相当于1024个小型储蓄U盘的内容!团队间的互帮互助,让他感受到一种责任感,“我不能辜负我的老师和伙伴们!”

年轻人的团队总是充满热血和感动,在台风“利奇马”侵袭的凌晨,团队指导老师驱车为团队成员冒雨护设备;为了达到更满意的效果,一群年轻学生在昆明酒店的过道数次反复调试检测机器人;在参加“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答辩时,团委老师多次指导制作答辩PPT。李志斌告诉记者,他的研究生方向是传感与智能感知,未来希望在科创领域不断探索进取。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