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陈乐:以城隍庙中华传统民俗为特色,打造上海特色“夜间经济”|青听两会
2020-01-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周紫薇/图、视频

夜间经济成为此次上海“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陈乐提交了一份《建议以上海城隍庙中华传统民俗为特色,打造上海特色“夜间经济”》的提案。她以上海城隍庙中华传统民俗为特色,建议打造上海特色“夜间经济”。并提出了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传习中心,深入研究“上海味”等诸多金点子。

上海“夜间经济”顶层设计有待加强

陈乐认为,传统文化有非常多的内容。文化本身是一种赋能,应该和百姓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建议在大家熟知的地标推广夜间经济。通过产业化,让上海市民体验到夜经济的相关内容。

在陈乐看来,“夜间经济”顶层设计及政府相关实践有待加强。目前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夜间经济的相关实践上略显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和制度性解决方案,顶层设计有待加强。“纵观纽约、伦敦等夜生活丰富的国际大都市,往往设立专门负责夜间经济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在政府、企业和市民间起到桥梁作用。例如纽约市有夜生活办公室和夜生活顾问小组,伦敦市有夜间委员会和‘夜皇’。以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为对比,该国旅游局每年都会参与到当地众多夜间活动的举办运营中来,以夜间亮点项目吸引游客,即使有些活动是免费的,但给活动周边零售、餐饮产业导入了客流与消费。”

“现阶段上海‘夜间经济’的消费业态单一,且不具上海特色。目前主要依托餐饮服务、休闲娱乐和为数不多的周末集市。整个业态供给的产品质量和特色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吸引力有限。”她还指出,上海有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美琪大戏院等优质文化演出资源,每年还有戏剧、艺术节的举办,带动了夜间时段的票务收入和游客支出。然而,这些场所大多只是孤立的一个个“点”,无法与周边区域联动形成“面”,也缺乏可以联动的“线”,浪费了不少消费良机。具有参与性、体验性与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消费模式和新商业形态是顺应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的,如何从供给侧角度满足广大群众的夜间消费需求,并打造具有“上海味”的文化内容,值得进一步探讨。

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传习中心,深入研究“上海味”

陈乐建议,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传习中心,深入研究“上海味”。她建议,应加强夜间经济调研,扩大听取意见的范围,不能局限于政府内部、区内大中型国企、重点民企,还要鼓励广大企业的经营者和从业者,以及广大消费者积极发表意见,乃至聘请“外脑”,让专业的研究机构、咨询公司群策群力,调研在人民心中具有中华传统民俗特色的“上海味”。比如,上海豫园城隍庙是上海知名的商业文化旅游地标,其打造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载体的夜间经济深入人心。“建议联动上海城隍庙及相关组织,成立中华传统文化研习中心,持续挖掘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上海味’的特色民俗内容,比如二十四节气餐饮,民俗文旅,传统文化养身体验等,为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夜间文化经济,完成原始赋能,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她还建议,打造具有中华传统民俗特色的“时尚潮”。“‘夜间经济’须避免‘千人一面’和同质化发展,应以文化元素为导向,加快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创建出极具个性的商业品牌与夜间经济标签。在当今国潮产品不断成为年轻人的潮流首选,又例如李宁作为国潮品牌在世界时尚潮流的舞台上持续闪耀,在传统民俗中挖掘具有社会性及世界性的特色文化内容,并与商业品牌跨界,与文化旅游地标结合,无疑也为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潮流夜生活给出了一种可能,激发消费新活力。”

陈乐建议,合理规划文化演出场所配套设施,以中华传统民俗为核心,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国际范”文化周边业态。上海有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美琪大戏院等优质文化演出资源,每年还有戏剧、艺术节的举办,带动了夜间时段的票务收入和游客支出。如何进一步研究文化演出场所周边服务场所的主题联动,“点”“线”“面”结合,优化资源配置,以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内容为核心,以具有参与性、体验性与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消费模式和新商业形态为目标,顺应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以传统文化民俗内容为核心的,广大游客喜闻乐见的,体验感与参与性又符合“国际范”的夜间经济内容新形态,打造文化演出场所与所在的社区充分联动的,共同繁荣的内生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周紫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