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大学要发挥引领作用|培根铸魂
2020-01-1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常鑫/图

上海在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积极探索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在全国率先提出和践行中小学“学科德育”的理念,并把这一理念引入高校思政教育,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上海两会上,多位市人大代表认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大学要发挥引领作用。

【代表观点】

一体化让思政课更分层递进、目标明确

“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我觉得非常重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校长潘敬芳说,目前小学、初中、高中思政教材都已开始使用统编教材,思政教材的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包括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形势、思政的需求等等。”为了推进好统编教材的使用,上海进行了集中培训、分区研讨、蹲点课堂深入等一系列工作,“在课堂教学这一块,上海的推进力度还是很大的。”

去年10月中旬,建青实验学校就举行了以“厚德养正、建树青年”为主题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建青实验学校两位年轻教师沈静和汪洋上了两堂区级公开课。

九年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文化。在沈静老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延续文化血脉》公开课上,沈静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了三大板块内容: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确定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为重难点,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高中老师汪洋设计的《走进新时代》第一个环节是礼赞新时代,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视频作为导入,请学生汇报“聚焦中国成就”的探究成果,通过对新时代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新时代的“新”;在第二个环节理解新时代,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导学案的材料自主探究,分享交流,从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第三个环节奋进新时代,学生通过观看《上海24小时》的视频与共和国勋章的颁发等话题的讨论,回答了“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应该怎么做?”。

潘敬芳说,目前,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在上海各区都作为重点项目在推动,在长宁区,复旦大学就与复旦中学在推动一体化。她认为,思政课融入大学资源后,大学可以发挥引领作用,而基础教育则是重点,这样的衔接体系更有利于学生思政教育的分层递进,更能目标明确。

青年报资料图。

在潘敬芳看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可以让思政教育的方式更贴合学生年龄特点,也可以通过集中智慧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比如,社会实践这一块,初高中可以到大学去体验,大学的一些优秀研究生、大学生也可以到中学来当‘小老师’,而且大学生、研究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非常高,初高中的一些像数字课程、课程设计方面的内容,可以利用大学的资源,得到更好的支持。”

潘敬芳认为,对于大学来说,要充分了解中小学思政发展的水平以及中小学思政教育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有什么样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实施大学的思政教育;对中小学来说,也要了解大学思政教育的要求和方向,而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实现了这种衔接,并且从教材内容上更能够分层递进、有所侧重、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

市人大代表、曹杨第二中学校长王洋说,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主要是培养目标的一体化,在培养目标一体化的基础上,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体化。“怎么样让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深入社会,而是引领社会,尤其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双一流大学,要引领社会、推动社会。”王洋认为,社会实践是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进而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渠道,必须要重视,“以前虽然有要求在做,但做的还不够,社会实践一定要加强(做)。”

青年报资料图。

【案例分享】

特色课程体验让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

教育的对象是人,一门好的思政课,必须要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在嘉定区,嘉定一中就作为牵头学校,携手教育学院、嘉一附小、嘉一联中、中科实验学校、桃李园学校、徐行中学、远东学校、菊园幼儿园、红石路幼儿园、劳技中心、成佳学校11所学校,成立了中科·嘉一教育集团党建共同体,将目光聚焦于大中小学校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不断探索其丰富性与贯通性。

课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好的课程经历和体验能够为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坚实基础。嘉定一中已从“唯分数论”的应试课程观走向育人的课程观,并将以思政理论课、学科德育和德育活动支撑的思政小课堂拓宽,使之链接社会大课堂: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触发思考,在社会实践中触摸城市脉搏,在研究性学习中增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学校的特色课程体验和经历,以全面、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价值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成才和成人,让“00后们”发出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声音。

在嘉定一中,学生每年寒暑假都会投身志愿服务,而嘉定孔庙的讲解员是极为“抢手”的服务岗位。“学生喜欢这份服务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可以锻炼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更是因为,在做讲解员的过程当中,他们真正触摸到了孔庙的文化核心价值。”嘉定一中校长管文洁说,学生们通过志愿服务触发思考,形成了《新时代下对嘉定书院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以嘉定孔庙为例》的研究课题。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去进行书院文化的研究,并自主开发了线上线下的课程,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推广,发挥着作为一个小小社会人的责任。

管文洁说,学生在前往老式小区做志愿服务时,发现小区的停车位很紧张,甚至成了幸福生活的一个瓶颈问题。所以他们就想用自己的知识尝试解决一下这个现实问题。“于是,几位同学形成了《嘉定城区部分老式小区停车位现状调查报告》呈现给相关部门,并附上了三种解决方案,相关部门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管文洁认为,思政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政老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师的任务。任何一门学科,指向的都是学科育人。学校倡导的是“让教与学成为链接现实世界的桥梁”,《嘉定区外来人口变化趋势预测》、《高速路口收费站的设计》、《嘉定公共自行车租赁分布》......这些课题都是嘉定一中的孩子站在国际舞台上跟美国大学生PK的数学建模问题,全部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奖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奖项的背后,透露出来的是学生们心系天下的思考,这就是家国情怀,这就是社会责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