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滨江:历史霓虹,涅槃新生,创意是变形计|春游滨江
2020-01-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常鑫/图

奔流不息的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流经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外滩,曾是很多市民游客纵览浦江两岸风景必选的打卡地标。如今,随着11处断点的打通,北起苏州河,南至日晖港,沿着外滩一路向南,在8.3公里长的黄浦滨江岸线上,五大主题区段尽是无边好风光。

黄浦滨江的亮点在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外滩开埠史、老城厢史、码头文化、江南制造局的历史、世博的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空间景观品质让人心醉。

  ‖  外滩段:世界窗口    

长1.5公里,从苏州河至新开河路

位于市中心黄浦区的黄浦江畔,是最具上海城市象征意义的景点之一。主题为“世界窗口”的外滩段,是经典的世界级滨江空间。

外滩的精华就在于52幢风格各异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外滩建筑群。外滩的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它们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也格外协调。凭栏远眺,两岸的新老建筑相得益彰,也浓缩着上海都市景观的精华。

“建筑可阅读”。白天,不妨走进那些老建筑,如果没能提前预约步入老房子,也不妨扫一扫墙上的二维码,它们会诉说一个又一个沉淀着历史的不老传奇。当你读懂建筑时,外滩的开埠史也已了然于心。

晚间,浦江两岸霓虹齐放,漫步其中,“夜景远观有气势、近看有气质、细读有故事”的韵味与浪漫扑面而来,也因此可以更充分感受白天与黑夜交织起来的变奏曲。

如今,随着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改造,世界级滨水带建设不断推进的同时,新游船、新码头设施也在同步提升,为丰富浦江游览航线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和伦敦泰晤士河、意大利威尼斯一样的“水上游轮巴士”,也在上海落地。就在上个月,上海正式启动“浦江游览·班轮航线”。

从此,备受市民游客欢迎的浦江游览开始改变“原点上下”的循环航线运营模式。春游浦江,你不妨也停下步履,选择搭乘班轮,从金陵东路码头启航,凭船票,在金陵东路游船码头、秦皇岛路游船码头、东方明珠码头3个码头随上随下。未来,班轮还计划在徐汇滨江、杨浦滨江国际时尚码头停靠,向浦江上下游岸线延伸。

  ‖  十六铺段:城市远航  ‖  

长1.1公里,从新开河路至复兴东路

“人水相亲”,城市灵动。黄浦滨江岸线十六铺段,从新开河路至复兴东路,主题为“城市远航”,这里打造成为水陆游憩衔接的滨江空间,也写意地道尽这座城市航向未来的诗与远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铁路、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水上交通所占比重急剧下降,十六铺码头“水上门户”的地位自然日益消减。最终,在2004年12月2日凌晨的爆破声中结束了“前半生”。

而今涅槃重生后的十六铺,以大型公共绿地、现代化水上旅游和配套商业设施的面目开启新时代。

从半空俯瞰,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玻璃曲面浮在3个长方形盒子上面,仿佛是一座悬于空中的飘逸花园,这就是十六铺一期的“浦江之云”。二期的亲水平台建在防汛墙上,利用地面一层的屋顶平台形成一个绿色的公共花园,平台上突出的建筑造型带有水滴、眼睛等元素,寓意为“浦江之睛”。

如今,十六铺水岸广阔的地下两层空间,云集了一系列沪上独一无二的文创体验馆以及多家特色鲜明的各地风情美食。

虚幻缥缈的空灵星河、见证爱情的红粉月亮、梵高的星空花园……位于十六铺水岸B1层的上海外滩星空艺术馆,眼下正成为年轻潮人的网红打卡地标,随意一拍就是票圈里大片范儿。

  ‖  南外滩段:创意水岸  ‖  

长2.2公里,从复兴东路至南浦大桥

南外滩段的主题为“创意水岸”,定位为时尚休闲生活、怀旧文化体验的滨江空间。波浪形的亲水平台,种植上了漂亮的绿化,市民可从老外滩经十六铺一期、二期,通过改造后的东门路-复兴东路轮渡站,一路通过亲水平台走到“复兴五库”。

卢作孚、虞洽卿等近代实业家早年沿江兴建的五座老仓库,合称为“复兴五库”。多年前,这些老仓库已转型成为艺术空间、酒店、餐饮等,但由于此处人气不旺,这些有故事的老仓库被埋没。

在近年来黄浦滨江公共空间开放中,这些老仓库的价值被重新挖掘出来。五座老仓库进行外立面改造、修旧如旧,周边配套景观同步建设。夜幕降临,新安装的景观灯光映射在老仓库上,将建筑轮廓凸显出来,形成黄浦滨江一道新的风景。

复兴1至5库底层的空间,通过改造灯光系统、标识标牌等措施,形成了通透的公共开放空间,让游客可以从外马路穿过复兴五库的底层直接走上亲水平台,实现了外马路与滨江岸线的联动。

复兴五库所在的外马路也是一条十分有故事的老马路。只要身在上海,建议不妨亲身寻访一下外马路上的两处亲水平台入口处,那里的防汛墙壁画上有扁担、黄包车、路灯等图案,镌刻下那个时代外马路一带发生的光阴故事。

南外滩滨水区另一大亮点是在中段启动景观花桥工程,以空中绿廊和斜向绿轴,从空中架起连接亲水岸线和董家渡金融核心区的景观桥梁,并增加一处充满绿色的立体公共活动空间。

  ‖  世博浦西园区段:城市博览  ‖  

长3公里,位于南浦大桥与卢浦大桥之间

世博浦西园区段,主题是“城市博览”,这是一个文化游览的滨江空间,充分利用高桩码头,开放出10多个观景平台,方便市民近距离亲近江水。

其腹地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同样在这片土地上,上海成功举办了2010年世博会,因此,也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唤起大家对上海世博会的温暖记忆。

位于蒙自路818号的世博会博物馆,是一个以“世博记忆”与“城市生活”为建筑设计主题的建筑,由3730块三角形玻璃组成的“欢庆之云”夺人眼球;3根“云柱”撑起空中走廊,其中设置800平方米展示步道,连接陈列展览、公共服务和屋顶花园等功能区,形成独特的空中特展区“云厅”。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曾作为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建筑本身脱胎于原南市发电厂,高达165米的烟囱是上海的城市地标之一,如今成为了一个特别的展览空间。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同时,这里也是举行著名上海双年展的所在地。

  ‖  南园段:慢生活港湾  ‖  

长0.5公里,从卢浦至日晖港

沿着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从外白渡桥经过老外滩至十六铺,沿南外滩穿南浦大桥至世博浦西段,接卢浦大桥至南园公园,可以一路畅行黄浦滨江。南园段的主题为“慢生活港湾”,是体现健康慢生活的滨江空间。

位于龙华东路800号的南园公园,有红色跑道,沿江散步可以看到卢浦大桥,夜景迷人。绿地内有一片运动区,适合打篮球,玩滑板等休闲运动。绿化尽头是南浦火车站旧址,有一节火车头和几节车厢,可供游人观光。

另外,位于龙华东路、西藏南路和苗江路交接的三角地带的一个名为“黄浦滨江台地花园”,那可是利用城市空间的“边角料”,摇身而变的美丽小花园。其设计借鉴了欧洲经典台地园的造园要素,以东西中心为轴线,轴线贯穿足球场、核心台地景观区和漫步休闲区,轴线上和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各色植物造景。植物景观带则以特色专类植物花卉进行布置,并通过增加开花地被、开花灌木,应用新优品种,在彩化和珍贵化上做文章,营造了舒适、惬意的游憩环境。

   彩蛋   

莫忘打卡最美健身步道

沿水可漫步、建筑可阅读,公共空间有温度。

从整体看,黄浦滨江的绿化营造出一条会呼吸的走廊,并打造出“一带三道七园”景观:一带即滨江岸线绿带,主要指连绵起伏的林冠线景观;三道即以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构成的绿道景观;七园则包括杜鹃园、月季园、岩石园、琴键春园、秋园、药草园、草趣园等七个专类园,四季可以营造出不同意境的景观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黄浦滨江健身步道(绿道)不久前荣获了2019年度“魔都最美健身步道”之一!自2017年建成以来,黄浦滨江健身步道(绿道)就成为上海国际马拉松的必经之地,早晚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

为了进一步给市民提供良好的健身休闲环境,步道沿途还设置了卫生间、免费饮水点、健身冲淋点、休息座椅、指示牌、遮阳设施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雕塑、文化墙、展板、灯柱以及二维码,都于细节之处细声诉说着滨江沿线以及腹地的历史文化。让我们慢慢地一路走,一路将美景和人文记忆带回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