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滨江:工业遗存,艺术加持,活力是闪光点|春游滨江
2020-01-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常鑫/图

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坐拥8.4公里岸线的徐汇滨江段,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之一,是申城近代工业遗存的展示地,也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这里也被寄希望成为未来亚洲最大规模的文化艺术群落和文创产业集聚区之一。

如今,一句“来西岸,去发现”,赋予徐汇滨江一个新名字,那就是“WEST BUND上海西岸”,一个诗意又具活力的全新符号。

 - 工业遗存 - 

火车头与“谷地花溪”

城市是历史的记忆,城市建设书写着历史。徐汇滨江段有着6座市政桥、3座景观人行桥,并曾经聚集着远东最大的机场——龙华机场,中国第一个水陆联运码头北票码头,上海第一个货运车站铁路南浦站。在那个时候,厂房、仓库、运输码头始终盘踞在这条工业岸线。如今,经过巧妙地因地制宜,这些遗存仍在滨江旁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南浦火车站旧址,被称为“散落在上海的十大火车头”之一。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南浦火车站,是上海最早的水陆联运枢纽,现已是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在这里散步、观景,或驾车欣赏沿途的风景,古老的火车头让人一眼记住并心生欢喜。

南浦火车站当时被称为日晖港货栈,是中国最早的货运铁路线。日晖港货栈是当时上海地区唯一自备专用码头的铁路车站,主要负责黄浦江上货物的装卸,并和上海南站分别负担着沪杭铁路的货运和客运业务。

与火车头相映成趣的西岸还保留着当年为解决北票码头煤炭货运问题而铺设的铁轨,取名为“谷地花溪”。

设计师就利用这里一、二级防汛墙之间的洼地,将2.5公里铁轨移建于此,并与原有的铁路南浦站到北票煤炭码头保留的石基融为一体,铺设而成。一旁的休闲座椅,也是铁轨枕木的再利用,十分有历史的沉淀感。

周边的植物配备上,香樟、银杏等高大乔木与黄菖蒲、杜鹃等地被花卉相映成趣,十足野趣,仿若都市人逃离喧嚣的心灵之所。

此外,西岸还保留了两个绿色的龙门吊作为城市雕塑,让游客重拾上海工业时代的记忆。旁边的芦苇花丛,一直被誉为“西岸最美拍照角度”。

塔吊和“海上廊桥”

常去西岸的朋友们一定还能注意到浦江边那两座硕大无比的橙色塔吊,这个配色像极了“爱马仕橙”,成为众多品牌广告和热播剧的取景地。实际上,其强烈的工业风背后,自然也少不了一段关乎城市记忆的历史故事。

这两座塔吊原属上海的煤炭储运枢纽北票码头,在当年的煤炭生产和运输中,用于货物的装卸。上海世博会成为了城市发展和更新的一次契机,而北票码头的历史任务也告一段落。

在此后西岸的开发和建设中,保留工业遗存成为了城市更新的一大主题,秉承着对上海母亲河的特有情怀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北票码头也在西岸的规划中一步步实现了“工厂变公园、废墟变艺术、旧区变新城”的华丽转身。

摄影发烧友如今还总结出,和塔吊合影的最佳取景地是在“海上廊桥”,这条高架栈道,原来曾是煤炭传送带。如今,为了让大众能多维视角、更深切地感受浦江的美景,而改建成了观光平台和观光步道。

中国海事塔

中国海事塔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高约41.2米,占地20平方米,上部为观测区,下部为支持结构,这样的高度,妥妥成为了西岸公共开放空间的至高点。

瞭望区分为三层,均为环形大面积开窗设计,当时还用于瞭望、监控航道安全。目前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将外观进行了装饰性的改造。

这个造型是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中国传统细口瓷器和稻穗为概念,用氟碳喷涂的不锈钢网架织成一张充满弹性的表皮包裹住塔身,展现出形态上的动感有机。夜景灯光的设计,使其在夜空中更绚丽多彩。

 - 艺术场馆 - 

西岸艺术中心

位于龙腾大道2555号的西岸艺术中心,是由中国顶尖设计师柳亦春设计改造的一处艺术场馆,这里原来是上海飞机制造厂的厂房。

在设计上,通过保留原厂房大跨度空间的完整性,展现了原有空间的震撼力,凸显出新旧交合的时间印迹。目前,艺术中心已经成为国际艺术市场重要版图,成为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固定举办地。

龙美术馆(西岸馆)

龙美术馆是由中国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美术馆,目前在上海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的场馆——龙美术馆(浦东馆)和龙美术馆(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的艺术生态。

坐落于龙腾大道3398号的龙美术馆(西岸馆),原为北票煤炭码头的工业用地。蓬勃新生的建筑以独特的“伞拱”结构为建构特征,别具特色。同时,与原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改造而成的时尚空间“斗廊”形成视觉呼应,将工业遗址融入新兴的现代艺术风格,又与充满理性和冷静气质的龙美术馆主建筑相得益彰。这里既成为了展示当代艺术的理想场所,亦是不少时尚人士拍大片的必到之地。

在龙美术馆附近还坐落着“西岸志愿服务中心·云建筑站”,集游客问询、票务信息、休憩阅读、应急医疗等服务于一体,这可是徐汇滨江开放的首个沿江志愿服务中心哦!

余德耀美术馆

丰谷路35号的余德耀美术馆是由著名印尼华裔收藏家余德耀及其基金会投资,并邀请日本著名建筑师藤本壮介在原上海飞机制造厂机库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如今,站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上,你很难想象,上世纪70年代,这里成功研制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

历经变革的老机库令美术馆的空间极富视觉冲击力,新建的玻璃大厅则让其充分体现亲和力,老旧机场的复古感和当代建筑的设计和谐交融。自然景色和光线作为美术馆建筑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受公众好评,而美术馆玻璃厅也因与外面的滨江景色融为一体,让一场隔空的对话由此生发。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主体为五个巨大“圆筒”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2019年3月启幕。地处西岸的核心区域,斜对面便是西岸艺术中心,十分“地标”了。

五个巨大油罐,被花园小道巧妙连接。原本都是沿江的航空储油罐,隶属于中国最早建成的机场——龙华机场。经过徐汇滨江改造,这里成为集展览、绿地、广场、书店、教育中心和餐厅于一体的艺术中心,占地超60000㎡,一经亮相就成为魔都文艺青年又一个新“家”。

油罐本身是非常有趣的空间,且五个油罐功能各不相同。根据最初规划,1号罐作为提供现场娱乐表演的Live House。2号罐改建为全球首家开设在油罐内部的高档餐厅,而屋顶露台将能观赏到整个徐汇西岸的风光。

至于稍大的两座油罐,4号罐共三层,改造为美术馆的主场馆,推出世界一流的当代艺术展。5号罐为二层大型空间,举办时装秀、户外音乐节等大型活动最为合适。

 - 活力滨江- 

跑道公园

跑道公园本来是原东亚第一航空港——龙华机场跑道,已有近90年历史,设计师团队保留了机场跑道的航空历史印记,以机场跑道为原型展现航空历史印迹,利用跑道现成的线性空间,呼应城市、运动和休闲的“质感”。

在宽50米、长约1.6公里的跑道公园中,新开挖的机场河成为贯穿跑道公园南部的水系,与云锦路平行;原龙华机场跑道转变为汽车、自行车、人与河流的跑道,更成为市民及办公人群休闲放松的城市绿洲。跑道、水系、绿地,互相穿插,心旷神怡又美不胜收。同时,这里也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大片绿地和下沉式“雨水花园”,被市民誉为“最美林荫大道”。

在西岸,市民还能十分容易地看见几个盒装空间,这其实是全国首个全年无休公益阿迪达斯跑步基地。

徐汇滨江规划展示中心

遇见滨江,遇见更美好的城市。徐汇滨江规划展示中心处于徐汇和卢湾交界的地方,临着黄浦江,对面是世博园。展示中心通过徐汇滨江整体区域沙盘、光电系统、多媒体展示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设施,全面展示徐汇滨江的设计理念及开发远景。通过详细的讲解与演示,可以让市民对徐汇滨江的未来有一个详细而生动的认知。

攀岩墙和滑板广场

70米长、4米高的攀岩墙,地处龙腾大道临江公共开放空间,比邻龙美术馆(西岸馆)。如今正日益成为沪上极限运动爱好者的新宠。许多萌娃,装备齐全,还常常在家长的组团下,互相比试一把。据了解,攀岩墙按照国际标准设计修建,墙下配备专业化的软垫,确保攀岩者安全第一。

位于西岸公共开放空间的滑板广场也是徐汇滨江的人气地标。在1700平方米的滑板广场上,U型看台与滑板池相结合,为年轻人提供恣意挥洒热情和创意的空间,是众多体育运动的热门举办地点,也已成为周末亲子互动的绝佳去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