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为什么一不留神就相信谣言还“热心”扩散?
2020-02-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网传:两张上海虹桥站出站口人潮拥挤的画面,让人看着瑟瑟发抖。

实情:一趟车下来的旅客通过测温区和核验短信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出站不会造成旅客大量滞留。

如此谣言飞再辟谣的生活,最近伴随着疫情防控而变得层出不穷。记者发现,朋友圈里经常有人一不留神就相信了谣言,并且“好心”地继续扩散。突发公共事件中,危机的威胁性、情况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很容易导致公众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成为影响谣言生成和传播的一大要素。

从心理学角度,谣言何以滋长,疫情面前的谎与慌又该如何避免?记者从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获悉,在面对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满天飞的现象往往成为一种常态。

通常来说,这条“成功”的谣言具备了谣言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涉及公众关注的话题且符合受众的心理预期、社会风险状态中存在信息真空且容易导致社会恐慌,以及网络社会中对一些行政机构的不信任和媒体被边缘化现象突出。

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介绍,一定程度上,谣言的疯狂传播也是群众向官方传达民意的一种途径,体现了对于得知疫情实况、政府能够加快救援的期望。

“社会信任是良序社会运行的重要条件。在新媒体反应迅速的当下,公众对政府或官方机构回应的及时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突发事件面前,如果接受群众叩问的机构没有及时回应,会大大降低其公信力,形成‘塔西陀陷阱’,为谣言的生根发芽提供舆论环境。”

与此同时,人们信谣传谣则是由于信息流瀑与从众心理、群体极化和偏颇吸收。仅靠群众内部的力量,辟谣也大大难于造谣。在群众恢复理智前,他们的错误认知和激烈情绪很可能已经导致了恶劣事件的发生。因此,谣言的消解,更需要的是相关机构和媒体收集民意反映民声,及时调查、公布、推广真相,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陈述事实,不偏颇报道、乱带节奏,既不隔靴搔痒,也不感性偏激,客观公正地体现其公信力。

谣言始于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止于信息的公开、畅通。事件真相大白之际即是网络谣言终止之时。

据了解,共青团中央的“疫情谣言粉碎机”、丁香医生的“辟谣与防护”版块、腾讯“较真”、微信辟谣助手,都是谣言检索平台,会对最新的谣言进行动态的更新与辟谣。当有不确定的消息出现时,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检索与查证。

疫情当前,别让谣言跑过真相。一起用理性和耐心过滤谣言,打赢疫情防控“心理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