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寒风里,小区居民赠送的两只口罩,温暖了90后的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实习生 李毓灵/文 常鑫/图
寒风中,90后志愿者金雪亮正给每一位进出社区的居民测量着体温。只见一位大姐离开后又折了回来,从她的手提袋中拿出两个口罩递给了他:“这是我刚才买的口罩,你们一定要更加注重防护。”这一举动,瞬间温暖了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论白天黑夜还是寒风冷雨,总有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各个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迅速构筑起一条“红色防疫线”,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着志愿力量。
90后志愿者的目标
要把好社区大门的第一关
疫情发生后,和很多90后一样,来自闵行区七宝镇的文员金雪亮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工作。2月8号开始,金雪亮被派到位于闵行区的万科城市花园新区门口,做一名志愿者。
到了这里后,金雪亮才发现工作量有点大。他每天早晨8点到岗,下午5点半下班,期间始终坚守在社区的第一道岗位上,协助物业、居委为小区居民测量体温、登记健康信息表以及返沪人员的信息。
作为年轻的90后父亲,金雪亮家中还有一个2岁的孩子。当被问及否会影响照顾家庭时,金雪亮说,想想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的工作根本不值得一提。其实,妻子也十分支持他的这一决定。金雪亮相信,等孩子长大了,和她讲起这段经历时,女儿一定会为爸爸感到自豪。
共同奋战
从居民不理解,到越来越和谐
“从办公室文员来小区做志愿者,一开始确实很不适应。”金雪亮坦言,坚守在小区门口,需要和不同的人群交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再加上有几天上海天气特别寒冷,站不到一会儿就会手脚发凉,好在小区物业为他们搭了帐篷,出发前妻子也会给他身上贴4片暖宝宝。
刚上岗的那几天,少数老人无法理解每次进门都要测体温的规定,会抱怨“太过麻烦”,甚至不太配合。每一次,金雪亮都会站在他们的角度,耐心地向他们解释。
慢慢的,金雪亮感受到了居民们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不配合,到如今每次进门会主动地走向他们。“志愿者和居民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了。除了我们,还有居委会、物业的工作人员都在一起奋战,因为大家的目标都很一致,必须打赢这场战疫。”
两只爱心口罩
成为他收到过的最温暖礼物
几天前的上午,在金雪亮站岗期间,遇到了一位40岁左右的大姐。她刚买完菜回来,非常配合地完成测体温,测完后还礼貌亲切地跟金雪亮说:你们辛苦了。
不料,大姐刚离开几步后,又折了回来。只见她从手提袋中拿出两只口罩,递给了金雪亮:“这是我刚才买的口罩,你们拿去用,你们一定要更加注重防护。”金雪亮还没来得及向她道谢,大姐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她的背影,那一瞬间我是十分暖心的。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我一辈子都将都记得,这是我收到的最温暖的礼物。”金雪亮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实习生 李毓灵/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