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药水桶,勒红了这群守护者的双肩
2020-03-0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松江区中山街道有一群“抗疫”战士,他们或是每天背着沉重的药水桶,走遍街道各个角落,双肩被勒出红印;抑或是每天行驶六七十公里运送20余桶居家隔离生活垃圾的“清运战士”。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救治病人,却用他们的方式守护着居民的安全。

   ═ 双肩被勒出红印   

身穿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手套,背上轻则40斤、重则100斤的消毒药水桶,穿行在街道的每一个角落,争分夺秒地开展防疫消毒工作,他们是松江区一家环境保洁公司的有害生物防制队。

记者从中山街道获悉,这支有害生物防制队,自大年三十以来,就担负起中山区域内21个居委会管辖的居民区、75个健身场所、55个零星楼道、5个菜场、5所公厕、1个集中医学观察点以及8个疑似病例居住场所的集中防疫消毒工作。

防疫期间他们背着药水桶,一背就是半天,衣服常常都是湿透的。工作间隙回到站里就用自带的取暖器烘烤一下被汗水浸透的衣服,等下一个任务时好再着穿。累了,就在地上稍作休息。一天的任务完成后,还要对消毒器械进行保养、充电,确保第二天的工作顺利开展。一天工作下来,当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更是发现双肩勒出了红印。

   日均清运20桶垃圾 ═  

1月30日那天,清运班驾驶员吴伟忠和李志祥又多了一重身份——疫情隔离点垃圾清运队队员,他们专门负责中山区域内集中医学观察点和居家隔离点的垃圾清运工作。

每天开着专用的清运车辆来到垃圾箱房,贴有“隔离垃圾投放点”标识的垃圾桶被放在了醒目位置。两人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帽,一丝不苟地将隔离点的垃圾装车。在收取前及收取后分别对专用收集容器进行全方位消毒。每到一个收集点,他们会详细记录该点的收集桶数,有条不紊地进行清运工作。

在收集完所有隔离点位的垃圾后,专用清运车直接开往天马焚烧厂,通过开设的绿色通道,专车运输的生活垃圾在固定卸料口优先卸料,最后统一处置。回到公司后,两名队员还要对专用清运车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清洗和消毒。目前中山区域内居家隔离生活垃圾平均日收20桶,两名队员不惧危险每天行驶近65公里清运这些“有害垃圾”,他们是为居民处理垃圾的“清运战士”。

“花桥新村外地来沪人员多,回来后必须居家隔离14天不能出门,他们的生活垃圾成为一个难题。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原本负责花桥新村垃圾日常保洁工作,从2月6日起开始负责收集生活垃圾的工作。”陈品龙回忆道。

每天凌晨天未亮,在花桥新村的居民楼内、马路上、弄堂里,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三人每日奔波穿梭在中山街道大街小巷,对保洁范围内的300多个果壳箱的外体、内胆早晚两次全面消毒,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