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护士长有点“牛”!援鄂返沪后,她还带回两个专利……
2020-03-25 青年

和三院院感科科长一同前往ICU检查院感工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我们做到了148个人去武汉,除了两个副领队外,其余146个人悉数平安归来。”与此前在武汉时相比,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门急诊总护士长戴爱兰的状态明显轻快了许多。

在武汉奋战的50多天的日日夜夜,她一日没闲着,当“神秘来访者”为各种感染漏洞打补丁,为一米九的高个子医护人员的防护服“补缺口”,做固定休息室的预案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这两天,与一同归来的战友们在青浦的一家酒店隔离,戴爱兰同样没闲着。援鄂的这段日子,竟然还有意外收获,她研发了两个专利装置,正在抓紧写课题报告和论文。

为医护人员自身压疮防护护航。

 离别了,泪点有点高的她这一次热泪盈眶 

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

当地医院人手不足。上海医疗队的队员们抵达医院后,承接了院感、临床的很多工作。武汉三院的医护人员舍不得这些并肩战斗的伙伴们离开。

知道援鄂队员们要走了,武汉市第三医院院感科科长特意跑到酒店来为大家送别。送给上海医疗队的防护服上除了有全院医护人员的签名,还特意画上了东方明珠、黄鹤楼。

这一天,酒店里播放的背景乐换成了小虎队的《祝你一路顺风》。前往欢送的聋哑志愿者排成两列,用手语反复比划着依依惜别,他们动作整齐划一。

离别前,上海医疗队的队员们在附近社区的篮球场集合,排练返沪的离别仪式。住在附近的居民见状从窗台上纷纷探出头来,遥遥呼喊,“谢谢你们!谢谢上海人民!”

平日里,戴爱兰的泪点有点高,这一刻她热泪盈眶。“真的,一辈子不会忘记那一幕。”

戴爱兰是护理界为数不多的专科护士,这次援鄂,不仅收获了许多战友情,还意外捣鼓出了两个院感方面的专利(分别是手术剪支架和全密闭污物袋)。

“最近武汉的形势一天好过一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都轻松了不少。如今,武汉的方舱医院已经全部关闭,我所在的武汉市第三医院17楼层也即将关门大吉,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的阶段性胜利。在武汉的日子里,我们也与当地的医务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相约一起吃热干面,一起去城隍庙吃小笼包。”

戴爱兰回忆说,12年前,当大家还在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的时候,汶川地震消息传来,她第一时间报名奔赴前线。12年后,一场疫情让全国许许多多的医务人员集结武汉。戴爱兰仍旧毫不犹豫请战。

她说,“因为觉得那是一种无法名状的使命感、责任感。回忆过往,2003年的非典似乎已经很遥远,没有照片更没有微信。彼时的我还很年轻,只是感到,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护士应尽的本份。”

 一遍遍踩点,她为全院的感染漏洞“打补丁” 

作为一个参与过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援助的老护士来说,报名驰援武汉仿佛就是本能,不用考虑什么,去,就是了。1月28日,戴爱兰随队出征武汉,本打算以专业技能,在那里“大施拳脚”,在重症监护室里与病魔一较高下。到达武汉后,根据病区分工需要,最终她作为一名感控人员,保障医务人员“出入平安”。

“虽说与我之前的打算有点出入,心里有一点点小失落。但我深知感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没有好的感控,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然无功的。‘零’感染不是希望,是我必须达到的目标。”戴爱兰说。

刚到武汉,当地医院拿出13间休息室,分配给上海医疗队。上海医疗队中有来自40个单位的148名医务人员,由于时间紧迫,大家都急于赶快进入角色,于是提出:“各单位自行协议调配休息室。”“自己调配?这行吗……” 戴爱兰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大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有医生有护士,有在重症组的也有在普通组的,有检验科的,也有行政人员;每家医院来的人数不同,工作时间也不一样,如果不科学分配,人员不固定,将来找个人也找不到……”

想到这些,她睡意全无,半夜爬起来撕下一页笔记本,对照着手机上的148人大名单,捣鼓起来。第二天在开工前,我提出:“咱们这些医护人员中,不少是会直接参与病患诊治与护理的密切接触者,这样分配休息室不符合感控要求。”“那你有什么建议?”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当时问道,她立马从口袋里掏出了前一天晚上熬夜赶出来的“方案”。13个休息室分别对应固定的医护人员,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一番解释交流后,陈尔真笑着对她说:“呵,你真牛!”   

怎么穿脱防护服?万一操作过程中护目镜掉了怎么办?防护服破了怎么办?她都做了预案并开展培训。

她还和工作伙伴实地踩点了各个科室和ICU楼层,发现院感中的每一个漏洞。

高个子也要防护到位。

一位身高一米九的男医生,因为个头太高,即便穿上最大号的防护服,下巴的部位也露出一大块。若是一般缝隙,用封箱带还能临时解决问题,但现在暴露的地方太大。为此,工作时,这位男医生只能保持“低头认错”的姿势。

戴爱兰发现后急坏了,一遍遍尝试不同方法,最后她找来外科口罩,先把该医生的下巴兜住,再用胶带固定好。虽然看上去像是隔离服上打了一个“补丁”,但效果却达到了。等穿戴完毕,这位男医生看着自己滑稽的样子立刻笑了,她立马假装严肃地说道,“有什么好笑的,这叫因地制宜!”“是,戴老师最厉害了,有你在,我们绝对安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