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说回来就回来了!那股活色生香的烟火气又燃起在申城街头
2020-04-0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老板,来五个菜包,三个烧麦!”春暖花开,也化开了天钥桥路这条街上无形的寒霜。沿着天钥桥路(南丹东路段)向徐家汇闹市一路前行,重走这条商业街,仿佛经历了四季轮回。

在白玉兰、鲍师傅、COCO奶茶的热门网红店前,久违的排队人群又回来了。

“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了,人气这东西,说回来就来了……”沿街网红店仙豆糕的店长马师傅一边答话,一边动作利索地包装糕点。

  沿街商铺    小火炖人气,部分店铺又出现了排队客  

近日,上海的街头重燃起丝丝“烟火气”。热气腾腾的包子,滋滋作响的油条,豆香十足的豆腐花——好久不见的早餐回来了;小资情调的咖啡馆,香味四溢的面包房,人气爆棚的西餐馆——久违的网红店也回来了。

“大病初愈”的闹市,不少天钥桥路沿街的商铺前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客流。“网红仙豆糕,现包现烤,才会真好吃”,黄色招牌上的几个字格外醒目。

“小姑娘,这家店的糕点老好吃额,我每次来都买。”穿着时髦的上海大妈推荐道。“阿姨,前一阵子人家都不敢出来,你怎么出来逛街了?”“你不是也出来了吗?侬伐看新闻的吗?武汉都要解封了,生活还要继续啊。”这是典型上海阿姨式的对答如流。

“疫情前我们营业额约莫一万多,现在预计有六七千,人气大概恢复了五六成。”一阵忙碌后,马师傅终于喘了口气。老家在河南的他,在本该最忙碌的时节“家里蹲”了一两个月。2月22日,小店重新开张。

马师傅眼里的人气就如同锅里升腾的热气。两周前,他发现来来往往的人突然多了起来。有白领、有阿姨爷叔、有五湖四海的客人,也有操着夹生中文的“蓝眼睛”。

沿街再往前走,前面是两拨排队的客流。十人左右的两支排队小分队,一个挨一个,丝毫不乱。分别排在白玉兰家常菜和面包房门面前。

方先生是这里的常客,经常光顾一楼沿街的点心外卖窗口。“很久没来了,以前一直买的。”

在鲍师傅门前,也排了稀稀拉拉的一队人。店长刘文强站在商场门前,落落大方地介绍说,“我们这家店是3月3日复市的,现在营业额恢复了六七成了。虽然有些进口原料价格上涨,但我们的对外价格照常。”

就在一周前,鲍师傅的这家门店前还采取一米线的排队模式。所有客人需要量体温才能采购,外卖员也要测温。

从刚复市时只有五六个人排队,到现在排队的人渐渐多起来。这位江西籍小伙的言语中透着信心。“从一开业到现在排队的人没停过。”

  商城    冰火两重天,美罗城将迎来LOFT中国首店  

逛至天桥尽头,左转来到天钥桥路30号,这是这条街上最负盛名的地标商场——美罗城。

从一楼到五楼,再从五楼一层层盘旋而下,有人欢喜有人忧心。有的店里满座店外排队,有的门可罗雀……

闯入商场一楼,不经意与人来人往的精致OL们来了一个同框。在一家名为“妖精的口袋”的潮牌店里,一位化着精致妆容的女士挑选着服饰。而在CHARLES&KEITH店里,几个情侣和闺蜜档,正神情专注地分头挑包。

二楼的餐饮店人气有高有低。偏于一隅的“江边城外”闷头做着生意。店内店外坐满了客人。一男二女三位年轻人围坐在餐馆门外餐桌。“现在国内疫情已经控制了。但我们还是会很小心,尽量缩短摘口罩的时间,出门还带上了酒精免洗液。”为首的一位女孩介绍说。

斜对面的咖利咖喱生意就要淡得多,偌大的店里,只有一人坐在那里。穿着黑色围裙的司店长斜倚在促销广告牌前,中气十足地吆喝着。为了顺应潮流,这家新开不久的店推出了后疫情时代(安心餐),原价78元的套餐打了五折。

位于五楼的影院依旧关门谢客,往里走是昔日众人最爱去的大众书局。书店里,依旧有几位客人或站在那里看书,或在桌前小憩。

工作人员刘锦虹给客人端上一杯饮料后,回归工作区。“最近两周一天比一天人多。我们觉得书店的人气开始回升了。为了应对疫情,我们推出了微信订书,门店有10个微信群,有不少是我们的忠实粉丝。”

“如果说疫情是一场病,那么养‘病’需要时日。坦白地说,现在有的店一蹶不振,有的店不温不火,但有的店生意比疫情前还要好。”美罗城市场部相关负责人朱经理透露说,因为宅家太久的缘故,一些数码游戏店的生意反而“逆增长”,年轻人在家建设“体感健身房”,一边玩游戏闯关,一边健身。再比如三楼一家酸菜鱼餐馆,生意非常火爆,外卖需求量也很大。

朱经理还透露说,为了推动复市,他们推出了不少举措。比如4月3日,他们进行了复市后的首场“云签约”,正式“敲”定了日本LOFT中国首店,预计今年7月在美罗城登场亮相。“LOFT在日本是拥有超过100家店铺的超人气生活类百货店,被誉为‘日本必打卡地标’。考虑到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和对方一拍即合,拿出高效安全的‘云签约’招商新模式。在这个时期,我们拿出1000多平方米的场地开出日本网红店在中国的首店,也是给其他商户增加信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