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和中国的交响乐紧密相连!93岁柳和埙先生今日辞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4月8日,在中国的职业交响乐团发展史上,堪称一位里程碑式乐手的著名小提琴家、上海交响乐团首位华人首席柳和埙先生,因病在徐汇区中心医院辞世,享年93岁。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了解到,这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家的工作历程,正是古典乐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柳和埙先生1927年4月出生于上海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柳尧章擅长演奏多种中外乐器,并参与创建名垂乐史的大同乐会。柳和埙自小即接受音乐熏陶,随父亲学习小提琴。1946年,他进入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任小提琴演奏员,开启了自己的职业乐团乐手生涯。
众所周知,工部局乐队成立后,一直到1927年,才有华人乐手的加入——19岁的谭抒真作为第一个华人进入工部局乐队。有意思的是,柳和埙亦是19岁由谭抒真介绍进入乐团的。
上海解放以后,乐团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并更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交响乐团”。此后,乐团的存在与否,也曾受到讨论,一方面,受政治观念和文化习惯的影响,一部分人将西洋交响乐视为“文化侵略的产物”,另一方面,上海交响乐团又是一个国际性较强的组织,乐手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人。
幸运的是,在时任上海市长陈毅的支持下,乐团最终得以保留,并开始本土化发展。在交响乐团2019年出版的乐团140周年团庆刊物上,记者发现,1953年上海文化局所属的四个音乐团体:交响乐团、合唱团、民族乐团和管乐团正式合并组建“上海乐团”,由贺绿汀出任团长。而1954年,“上海乐团交响乐队”开始选首席,经过演奏考试和团内民主投票,柳和埙以高票当选为乐团首席。
这也是乐团历史上,首次由华人担任首席。自1954年到1992年退休,共担任了38年的乐团首席。创担任专业乐团任期最长首席之冠。
他出任乐团首席之后的当年秋天,“上海乐团交响乐队”就接到了欢迎英国首相来访的演出任务,柳和埙和他的同事们首次以“全华班”阵容演绎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得到了来访外宾的好评,这也让乐团的演奏员们非常骄傲。
当然,后来1956年12月“上海乐团”宣告撤销,各乐队分别建团,上海交响乐团再次划归上海市文化局直接领导。柳和埙先生也和指挥曹鹏先生一起,为上海交响乐团的延续、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柳和埙先生有着丰富的音乐阅历、精湛的技艺和演奏经验,是公认的杰出的小提琴家和乐团首席。在任上海交响乐团首席的38年内,他领衔参加了团里许多海内外重要演出,1957年苏联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到上海与乐团合作演出,首席即柳和埙。赴美国庆祝卡内基音乐厅100周年庆典音乐会及十六个城市的巡演,日本的巡演,德国、瑞士、意大利等三国的巡演,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多次香港演出,都是由柳和埙担任首席,并带领乐团获得了众多荣誉。
虽然早已退休,但这位一生和中国的交响乐紧密相连的老人,也一直关心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乐团迁新址、140周年纪念,他都作为重要嘉宾和历史的见证者亲身参与。如今,斯人虽已逝,但他的职业精神和所作出的贡献,至今仍被业界称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