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最新5G应用场景3D打印设计,中国商飞与上海理工携手了!
2020-04-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在5G应用场景下,如何远程对飞机进行损伤探测与分析?针对国产大飞机零部件,如何突破3D打印设计、制造、检测方面的技术?面对这些商用飞机领域的探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理工大学昨天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除了科研合作,双方还将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组织架构等领域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说:“为产业做贡献,一个学科做不起来,需要交叉多学科协同完成创新和应用。”据了解,国外的熔丝增材制造钛合金零件已经在波音787飞机上装机应用,但是相关技术和设备在引进时仍存在很大困难。因此,上海理工大学增材制造研究院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联合承担了一项钛合金零部件熔丝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项目,使用这一技术进行相关零部件制造,可使相关零部件制造周期缩短50%、成本降低30%。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完成材料基础工艺研究探索,目前正在探索产业化落地方式。

与此同时,聚焦 “复合材料无损探伤”等技术难题,上海理工大学同样给出了多学科交叉攻关的研究方案。

飞机制造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而上海理工是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其学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培养优势与中国商飞对技术创新和高水平人才的需求相契合。

双方希望,以签约为契机,实现校企全面对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深化交流,创新合作形式,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取得实质成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